湖南科技大学《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创新课程模式 用思政、双创引领运动处方课堂 2021年05月20日  刘昕彤

  本报记者 刘昕彤

  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促进学生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创新创业成功率,聚焦乡村体育振兴,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如果一门课程定下这么多目标,你或许会觉得不切实际,然而,湖南科技大学《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正在将这些目标慢慢变成现实。

  思政引领 创新课程模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充分融合,《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创造性地构建了“四模块六场景”的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模式里,每个学生均需完成四大知识模块的学习,参与医院、乡村、社区、幼儿园、学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六大场景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身处其境,逐步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知识。

  团队负责人介绍,第一模块的学习通过校内的智慧教室及实验实训室完成,学生充分理解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掌握制订运动处方的流程与方法;第二模块则对应六大场景中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学会制订提高健康体适能的运动处方,学会监督、指导锻炼者执行运动处方;第三模块对应幼儿园、学校、乡村和社区,让学生走出校园,为不同人群制订运动处方,指导儿童青少年通过运动促进健康成长,帮助老年人提升活动能力,改善生命质量;第四模块指向医院,学生在医院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制订运动处方,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该负责人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程团队将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独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全课程,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都有意强化思政教育环节,这一做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端正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近年来在该课程的影响下,学生团结协作、互动沟通等各项能力都有较大提升,学生入党比重逐年攀升。”

  双创助力 双融合协同育人

  坚持科教、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该课程实现协同育人目标的另一重要创新。在推进科教融合上,一方面课程团队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时纳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学术前沿;另一方面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运用于教学中,实现科教协同育人。如团队的刘刚老师就将自己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基于Web的“PBL+微课”在“运动解剖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充分应用到《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

  在推进产教融合上,教学团队以双创教育为抓手,将推动学生主动创业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一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实践学时从最初的30%提升至70%,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实现“三七开”,让学生深入社会、服务乡村,在实践中融合所学知识;二是聘请校外企业、产业专家担任课程实践导师,提升实践教学整体实力;三是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多年来,学生从最初的毕业零创业,到2020年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比例已提升至61.9%,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成功率显著提升。

  服务社会 促进乡村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设计中,团队要求学生必须进入乡村,了解乡村居民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健康水平,为乡村居民制订运动处方,并指导运动处方的实施,以促进乡村居民健康水平,用体育的力量大力促进乡村振兴。据了解,十年来,课程团队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服务重点,为他们送去专业运动健身指导,课程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农村留守儿童在获得教育公平和健康公平过程中存在双重劣势,集中体现为来自家庭的关爱较少和教育质量明显偏低。”团队负责人说,“教学团队带领大学生深入乡村,通过讲述革命故事等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在留守儿童心中种下红色的火种,在社会实践中采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指导儿童体育锻炼,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留守儿童心中留下温暖和希望。”

  对于乡村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团队则通过深入乡村,为空巢老人提供基本的健康检测和心理辅导,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运动处方并指导老人进行体育锻炼,有效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减少因病返贫现象,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