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雪车运动员邵奕俊代表中国参加平昌冬奥会雪车比赛。


2019年上海超级杯大奖赛

滑雪模拟机用于室内滑雪培训。

2020年上海市冰球锦标赛

花样滑冰赛事

冰雪进校园

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左)参加校园活动。


学校广泛开展滑冰课。


2019短道世界杯

市民享受丰富多样的冰上活动。
玉兰绽放,纳雪迎冰,
上海冰雪运动发展从0起步,
上海冰雪人一路向前,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1
一心一意“养人才”
上海冰雪运动项目从零起步,但发展比较迅速。
冰雪运动注册运动员相较“十三五”期间已经翻了一番。
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共建国家雪车队,
主动承担国家雪车队的国内训练保障。
2018年平昌冬奥会,
上海培养的运动员邵奕俊首次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
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上海女子冰球队取得2020年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冠军,
创造了单项冰雪项目全国最高级比赛的历史。
2
2025年“小目标”
发展冰雪运动成为
《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
全市冰雪运动俱乐部达到30家,
年参加冰雪运动人次达到200万,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达到100所,
校园内常年参与冰雪运动的队伍和兴趣小组达到1000支,
每年青少年学生参加冰雪运动和普及培训超过100万人次。
3
三年定义“上海超级杯”
在国际滑联的支持下,
成功举办三届“上海超级杯”,
该项赛事实现多个历史第一:
第一次以一座城市来命名的冰上赛事,
第一次将冬季奥运会项目与非奥项目
安排在同一时段、同一场地进行,
第一次为短道速滑选手设立赛事奖金,
是全世界唯一融合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队列滑的赛事,
为冰上赛事建立了“上海标准”。
4
四季冰雪主旋律
上海支持企业开展室内滑雪机自主研发、生产、销售,
推动滑雪运动进一步风靡,
形成了“四季冰雪”的运动休闲格局。
正在推进建设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临港冰雪项目,
集体育、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于一身,
计划于2023年对外开放,
预计每年吸引游客量将超过320万人次。
5
五彩缤纷群众冰雪赛事
上海将冰雪运动纳入上海市民运动会、
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等年度全民健身重点赛事总体方案,
积极推广群众性冰雪运动。
常年举办上海市花样滑冰、冰球、短道速滑青少年锦标赛
以及上海市青少年冰球联赛、市民滑冰与滑雪赛事。
目前,已累积举办青少年冰雪赛事5000多场次,
共有120万人次参与。
6
六出冰花“进校园”
上海深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
目前,上海市教委、市体育局确定了
39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57所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32所全国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名单。
编写适合上海中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冰雪运动知识和培训读本,
构建冰雪运动“一条龙”布局学校,
让更多青少年对冰雪运动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7
七年砥砺前行冰雪路
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
《关于加快发展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
《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重要文件,
从2019年到2025年,七年的时间,
努力在冰雪运动项目开展、赛事举办、
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助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为筹办北京冬奥会作出积极贡献。
8
八方呼应办冰雪
上海加大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办冰雪,
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
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冰场13块,室内滑雪场所34处,
冰壶场地3个,共8条冰壶道,
各类冰雪运动场地分布于13个区、4所高校,
全市共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
速度滑冰、冰壶、雪车、滑雪等七个冰雪运动项目。
9
九届短道速滑世界杯之后的新期待
2010年以来,
上海共举办了一届短道速滑
世界锦标赛、
九届短道速滑世界杯、一届花
样滑冰世界锦标赛、
三届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
是国内唯一举办过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世锦赛的城市。
系列顶级冰雪赛事的连续举办,
提升了上海冰雪运动的办赛能力,满足了市民的观赏需求,
扩大了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国际水准、中国气派、
上海特色的冰雪运动赛事活动体系正在构建。
10
十分期待“北京冬奥会”
我们坚信,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
上海冰雪运动基础将更为坚实,
我们将进一步致力于打造
国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桥头堡
和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新亮点,
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作出积极贡献。
本版撰文 沪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