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外联司 张 茜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召开,以“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营造了平等交流、包容对话的积极氛围,展现了文明互鉴、交相辉映的生动画面。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在跨越国界、种族、文化与信仰的团结事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体育通过竞技场上的平等对话、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发展经验的共享共荣,推动不同文明实现深度对话与价值共振。在“文明交流互鉴与人民相知相亲”分论坛上,6名中外体育界代表的发言彰显了体育促和平、促团结、促包容的独特作用和综合价值。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杨扬讲述了肯尼亚难民营女子足球队在战火纷飞中坚守绿茵场的故事,感悟到“体育作为和平使者,不仅在赛场上闪耀,更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希望”。美国青年杰克讲述了武当习武的所学所悟,分享了自15年前被师父袁师懋的练功视频所吸引,到15年后大力宣传武术和中国文化的人生历程,感悟到“体育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不同背景的人放下偏见,为了共同的热爱而并肩前行”。游泳奥运冠军潘展乐分享了许多比赛瞬间,道出竞技体育的真谛:泳道中,是狭路相逢的对手;上了岸,是彼此敬佩的同行者,感悟到“体育,让我们在共同跃动的脉搏与呼吸里消弭隔阂,促进理解”。还有带领中国女子拳击队在巴黎斩获三金两银的古巴籍功勋教练劳尔,带领中国男足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前主教练米卢,跨越山海来华执教,通过体育缔结深厚情谊,传播多元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纳瓦尔·穆塔瓦克在总结发言中赞赏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的远见卓识,称之为中国推动相互理解与和平共处的有力见证,肯定中国以实际行动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繁荣与发展,通过体育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回望历史长河,体育始终扮演着文明摆渡人的角色。在全球文明对话的语境下,体育作为超越国界的通用语言,以其独特力量,构建文明互鉴的新范式,这种对话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尤为重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不断扩大体育领域对外交往与合作,为促进全世界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巩固扩大体育朋友圈,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推动大国体育交流和务实合作,在“一带一路”、金砖、上合等多边机制框架内拓展拓深体育合作;我们通过奥运平台促进世界各地人民相互理解,深化奥林匹克人文交流;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加大武术、围棋、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力度,通过体育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东西方文化交融。
正如1971年一只乒乓球让中美关系破冰,如今全球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仍需许多“小球”推动。体育可跨越国界、打破藩篱,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竖起的高墙下,打通人与人沟通理解的隧道,在助推国之交、民相亲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我们将全面推进体育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扩大友好交往覆盖面,鼓励各项目和地方体育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对外交流活动,搭建新平台、探索新路径,向世界人民特别是青年人传递开放、友善、包容的信号,推动全球文明倡议持续走深走实,谱写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