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 何其骏
3000米跑优良率达70%,仰卧卷腹成绩人均提高20次……近日,在武警广西总队机动支队组织的第三季度摸底考核中,集中训练的新兵成绩较上次有了明显进步。
看着新兵们的成绩分析表,教导队队长李泰明介绍:“新兵普遍存在训练认知低、基础差的问题,作为教练员就必须用活组训招法,通过不断的研教研训提升整体训练质量。”
打破自我认知训
“快跑是训练,慢走也是一种训练。”训练场上,军体骨干王荣麟正利用“快-慢-快”的长跑训练新模式帮助新兵提高乳酸阈。
“当前许多新兵进入跑步瓶颈期,通过教练员团队观察分析,并非训练不刻苦,而是训练认知能力偏低。”该支队作训参谋陈志远告诉笔者,成绩提高绝不是“跑量不够、强度过低”,以往部分新兵为突破训练瓶颈利用休息时间盲目加练,造成成绩不升反降,甚至出现胫骨前肌劳损、足底筋膜炎等训练伤。
为此,针对跑步水平提升难的问题,支队聚焦“更新跑步训练固有理念”进行现场解析,引导全员深入讨论“查表现、找症结、明方向”,实现认知层面的思想突破;邀请军地专业教员就训前热身、训后放松组织教学,并依据不同个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训练套餐,通过监测生理反应判断训练状态,调控训练负荷,按照基础强化、统筹发展、体技融合等不同阶段实施科学训练。
腿部力量较差的新兵采用蹲杠铃、弓步跳的方式进行训练;心肺功能较差的,则开展节奏跑、间歇跑……如今训练场上,盲目堆跑量、增强度的新兵少了,跟着骨干练专项的新兵多了。
带着问题针对训
仰卧卷腹时,耸肩幅度过大不计数;战场救护训练中,搬运伤员方式不正确成绩记零分……在前不久的阶段性考评中,新兵贾贺臣作为种子选手被考官判为不及格。
以往考核训练中,不少官兵为达到个数,或在引体向上时借力晃动身体,或在俯卧撑时塌腰撅臀,更有甚者在战术演练中简化动作流程……这些看似“达标”的行为,实则背离了训练初衷。
为夯实训练基础,支队通过建立新兵训练问题台账,科学划分训练类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不同训练中的易犯毛病,采取一对一帮带模式,由骨干示范规范动作,逐个纠正错误习惯。同时,在日常考核中采用“一动作一标准、一错误一记录”的评分机制,通过慢镜头回放、动作分解讲解等方式,让官兵清晰认识自身问题。
“终于‘重回’优秀了!”通过强化训练后,贾贺臣以138个的好成绩在仰卧卷腹考核中一骑绝尘。不少官兵表示,只有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看清自己的短板不足和努力方向。
站点闯关逐项训
跃进踏板、挥手拍马、展腹落地……董雷在木马考核中以流畅的动作取得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考核并成功进入下一训练站点。董雷告诉笔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得益于支队实行“站点闯关式”的组训新路子。
“训考一体,以考促训,真正将考核成绩作为训练指导的‘指南针’,从根本上杜绝新兵训练中的短板弱项。”该支队负责人介绍道,针对以往考、训分离,练强不练弱的情况,他们严格遵照军事体育训练大纲,采取“站点闯关”的模式,逐人、逐科目进行打卡升级,并在各站点设立“龙虎榜”,记录考核成绩和排名,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新兵,指派教练员进行现场指导帮带。
“400米障碍成绩2分20秒,总评良好。”摘掉障碍“钉子户”的高冕见,看着“龙虎榜”上实时更新的成绩兴奋地说:“短板在哪里,我们就练哪里,这样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短板,让我们目标更加明确、节奏更加紧凑、热情更加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