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建设一流大学 西安体育学院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2021年09月20日  王 灿

  本报记者  王  灿

  十四运会有近千人来自西安体育学院,他们中有工作人员、志愿者、运动员等,此外还有5人成为火炬手。创办于1954年的西安体育学院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该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十四运会、“双一流”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介绍,近年来,西安体院“双一流”建设持续深化,不仅获批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陕西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而且校体育学成为陕西省一流建设学科,体育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此外,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等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门课程入围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优秀的学科建设,极大程度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同时,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强。现有教职工832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体育总局各类高级人才11人,博士生导师7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15人。全方位的人才队伍,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提供了坚实保障。

  西安体院在科研创新方面做到持续提升,走在前列。学校建立了奥运、全运科技服务攻关团队,为国家队及陕西省的相关项目和重点运动员提供科技攻关服务。西安体院现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术分析与技能评定重点实验室、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文化中心基地以及陕西省高校体育法学研究基地、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等多个省部级研究机构,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年均30余项。

  近年来,学校在竞技训练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奥运会冠军陈定、肖俊峰,世锦赛冠军王浩、王凯华、冯敬,亚运会冠军李彩霞、李东华,全运会冠军刘少辉、巴特尔、吴雅楠、谷红,军运会冠军刘飘飘等优秀运动员都出自西安体院。十四运会上,西安体院有75名运动员获得正式赛入场券,创造了参加历届全运会人数之最,截至目前已获两枚金牌。

  此外,西安体院还举全校之力坚决打赢手、曲、棒、垒、橄“一馆四场”及配套设施建设任务攻坚战。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一馆四场”在本届全运会上承担了手、曲、棒、垒、橄五个项目,优秀的场地设施惊艳众人。而“一馆四场”所在的西安体育学院鄠邑校区占地1000余亩,相关教学、生活等必要设施已经基本到位,今年10月,首批2500名学生即将入住。西安体院还承担了群众项目地掷球的比赛。

  面向未来,西安体院将秉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党建引领和改革驱动,实施“123510”发展思路。坚持质量立校,通过人才建设、学科发展、高质量成果评价、岗位设置与绩效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办法,构筑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同时,坚持学科强校,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特色,做到“资源跟人走,人跟学科走,学科实体化”。再有,坚持人才兴校,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关键人才,培育青年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培养、考核等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优化“平台+领军人才+团队+成果”的人才成长模式,大力改善人才工作环境,加快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

  西安体院坚持依法治校,并深化改革驱动,把新发展理念和“双一流”建设标准融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之中,同时推进“一院一策”发展,加快“学院办大学”步伐等。以更加全面的政策、完善的保障,科学培养体育人才,为建设体育强国助力。

  (西安9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