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荒漠戈壁,天刚蒙蒙亮,浑厚的号声便唤醒了正在这里野外驻训的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某边防团的官兵们,也揭开了一天比天气更火热的训练序幕。
为提升全团整体训练水平,该团利用夏季野外驻训时机,大抓团机关干部训练,通过混合式集中组训、分级分类专项补差、长效建档考核的方式,在激发机关训练热情的同时,在全团范围内掀起了练兵备战的新热潮。
集中搞,训练不分上下级
“兄弟,以前都是给你打电话安排工作,这次我们不分上下级、公平竞争!”武装五公里起跑线前,看着身在基层的张纲瑶,该团保障处助理员盛旭升拍拍他的肩膀调侃道。
这次驻训开始后,该团为提升全团干部的整体训练水平,提出了混合式集中组训的方式,特意从基层抽调干部来到驻训地参加野外训练,通过组建统一的训练平台,将机关干部与基层官兵集中组训。
在机关与基层组成的混合集训队中,机关干部与基层官兵同生活、同训练,在一起拼搏中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在体技能方面的自我要求,通过正规作息时间纠正机关干部因日常工作紧、任务重而养成的不良习惯,利用基层官兵作为“鲶鱼”激发机关干部在体技能方面的危机意识和训练热情,取得了良好成效。
伴随着一声短暂而急促的哨音,几十名官兵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机关干部与基层官兵从原本泾渭分明的两支队伍瞬间融在了一起。
一公里、二公里……在众人你追我赶中,五公里的终点线转眼便出现在眼前。
“19分52秒、19分57秒……”随着终点线的报时,众人鱼跃而过,顺次而站,机关与基层的界限却再也难以分清。
专项补,短板弱项逐攻破
野外训练之初,该团参谋长面对摸底掌握的情况,早早地便下定了决心:“所有弱项要组织逐一专项补差,务必一个不留!”
这让宣传干事周硕皱起了眉头,由于身材偏胖,体能一直是他的弱项。
第一次公布成绩后,体能四项补差组名单出炉,看着四个补差组都出现了自己的名字,周硕感到羞愧万分,强烈的荣誉感也让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借助这次野外驻训的机会,补足自己所有的弱项。
此后的周硕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边向同一专项训练组的负责人杨甲枫学习训练方法,一边加班加点为自己加量训练。练完耐力练速度,练完协调练力量……两天下来,四个补差组的训练便让原本信心满满的他泄了气。
作训参谋杨甲峰见此情形,立即调整了补差组的安排,单独为4名存有多项短板的人员设立了新的补差组,针对个人训练水平,科学安排、整体训练。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每周一考的见证下,周硕的成绩以看得见的速度在提升,三公里从刚刚及格到渐渐良好,引体向上从6个逐渐提高到14个……
长建档,纵横对比重长效
“未进步人员有:也斯哈提、胡刚……”驻训半月有余,作训部门猝不及防地公布了半个月军事成绩未进步的人员,这让许多对训练无忧的人员一时无法接受。
在野外驻训初期,团领导便提出了要在驻训结束的时候组织“结业考核”的要求。而在训练过程中,却发现个别机关干部危机意识不强,盲目追求最终考核成绩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团将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融入每名官兵的心里,作训部门专题研究措施,建立每名官兵训练成绩的长期档案,在评优方面将考核结果和日常训练的收益按照权重分比例加分考评,从而大大激发了官兵们驻训期间的训练热情。
“良好的军事训练水平是对每名军人的基本要求,绝不能紧一时、松一时!”面对官兵们一脸的不解,作训股长姜飞解释道。
为此,在驻训期间,该团建立机关干部军事训练长效监察机制,坚持每周一考与阶段考评相结合,将每个人的军事考核成绩分级分类建档,并在作训部门设置长期留存点,通过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将机关干部的军事训练立足现有求提高、瞄准优秀求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