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体育产业
上海 新兴职业 破解健身路径管理难题
小 飞摄
小 飞摄 户外用品迎来销售旺季

  本报记者 王 辉

  进入3月中旬,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各大公园以及小区的健身路径又热闹起来。“健步扭腰机”“室外漫步机”“上肢牵引器”等器材上尽是健身的人们。

  由于器材使用频率高、数量多、又属于户外安置设施,全民健身路径的维护一直是困扰各地体育部门的一道难题。在以往,协助维护健身路径设施的责任一般由所在区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承担,但社会体育指导员多数由年长的体育爱好者兼任,覆盖面有限且到岗率也较难约束,加上居委会对体育设施的维修工作需要层层上报,经常会发生体育设施维修一拖再拖的情况。然而在上海市普陀区,一项“新职业”的诞生让健身路径有了专属的“守护者”。

  清晨,骑上自行车,王家迪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身份是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巡检维护员,工作内容是每天巡检普陀区的40余个社区健身苑点。每来到一个苑点,王家迪的工作是通过耳听+眼看,检查苑点内的体育设施器材有无损坏,是否有异响等故障,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通过一款叫“约健”的小程序进行在线报修。

  在普陀区绿洲公寓小区居民朱玉兰阿姨心中,王家迪就是小区健身器材的“守护者”。“以前发现社区健身苑点的健身器材坏了,我只能找身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或居委会的文教干部,但他们也只能一级级往上汇报,来回至少也得好几天才有下文。”自从王家迪开始担任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巡检维护员后,他会主动发现设备故障并报修,最多一两天就会有人来维修。现在,小区的健身器材再也不用居民操心了。

  事实上,除了王家迪这类“专职体育设施巡检维护员”外,在“约健”的号召下,还有很多小区居民主动加入了社区巡检员的队伍,成为兼职的“守护者”。家住普陀区石泉街道的黄泓杰就是一位兼职的巡检员。目前,黄泓杰主要负责石泉街道范围内的多个小区的体育设施巡检维护工作。和专职的巡检员一样,黄泓杰只需要通过相关小程序完成打卡和维修信息的上传即可。

  “通过小程序的数字化平台,我们区成功地激发起了居民的自治意识,通过专职+兼职的方式,也能更好地覆盖区内的社区体育设施巡检维护工作。”普陀区体育局局长顾薇玲表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应该从管理、维护好公共健身器材这种小事做起。“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尝试,我们区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巡检维护员已深入各小区打通‘堵点’,高质量完成了辖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巡检与维护,极大提升了公共体育服务保障的质量与效益。下一步,我区体育局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体育’的创新探索工作,进一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能级与成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青少年体育
   第07版:体育产业
   第08版:体彩天地
户外装备热销背后有“三新”
江苏 出台服务体育企业“十个一”行动计划
上海 新兴职业 破解健身路径管理难题
标准体系 助力体操市场化拓展
中国体育报体育产业07上海 新兴职业 破解健身路径管理难题 2021-03-18 2 2021年03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