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2:综合新闻
成都出台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

  本报记者 邓红杰

  记者从成都市体育局获悉,近日,成都市体育局会同市委社治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公园城市局共同编制形成《成都市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全国出台的第一个针对家门口运动空间修建的指导性意见。

  家门口运动空间,是指市民从住家或单位等经常活动的区域出发1000米(15分钟步行距离)范围内,能够便捷使用的健身运动空间,具有类型普及性、空间便捷性、使用公共性、供给多样性4大特征。

  未来成都市家门口运动空间将在哪里建、怎么建?《导则》给出了答案: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布局街道、社区内的公共体育设施,包括综合运动场、健身馆,全民健身的器械设施,高品质构建“15分钟健身圈”,为市民就近健身提供保障;新建综合公园应划定相对集中的健身活动区,布置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球类场地,并结合市民喜好,增加轮滑、冰雪运动、棒球等新兴运动设施;结合天府绿道建设,在天府绿道中打造健身新空间,为体育设施进绿道提出指引,在绿道内植入运动场景,构建运动体验新空间和全民健身新品牌,提升公园城市生态价值和场景。成都将形成以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为主,天府绿道和公园绿地融合植入体育设施为特色,充分激发城市“金角银边”空间体育潜力和加大存量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为补充的家门口运动空间供给体系。

  《导则》强调,政府与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充分挖掘城市街旁空间、屋顶空间、老旧厂房、短期暂不开发土地、商业建筑内部空间、小区院落空间、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空间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场地形状、地形条件等因素,可灵活设置不规则场地的示范性的“社区运动角”,原则上场地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包含不少于3种运动项目。

  据了解,目前,成都已建成多个不同类型并对外开放的“家门口运动空间”,如交子公园、三瓦窑体育中心、锦江绿道体育设施。今年成都市体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全市各区(市)县,将在全市打造不少于50处贴近群众、便捷可达的“社区运动角”以及200处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丰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奔向2022
   第06版:奔向2022
   第07版:奔向2022
   第08版:奔向2022
深圳福田百姓健身一触即享
成都出台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
史上最严:六大措施确保兴奋剂“零出现”
佛山“全民健身日”活动线上启动
梅州首次发布足球行业报告
新时代全民健身有新要求
江苏网络广场舞赛参与人数达百万
中国体育报综合新闻02成都出台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 2021-08-13 2 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