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 宁
开肩、打陀螺、练习网球、引体向上,这是张素琴每天早上一个多小时的晨练内容,被她称之为体能训练。今年63岁的张素琴喜欢运动,除了早上的晨练外还喜欢游泳。她说:“游泳馆离我家大概单程骑车40分钟的时间,虽然有点远,但是每天去游一游很快乐。”
年轻时的张素琴不会游泳,2015年因为身体原因她开始学习游泳,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必须自己管理。“游泳虐我千百遍,我待游泳如初恋”是她形容自己和游泳刚开始的关系。张素琴说:“因为学习游泳时年纪比较大了,困难很多,但是可能是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有一种想干就干不服输的精神,也是这种精神支撑我一直学会了四种泳姿。除了蛙泳是请教练教的外,仰泳、蝶泳、自由泳都是一起游泳的伙伴教会我的。现在我每天大概游1000多米,看自己的状态,每种泳姿游300、400米。最近还开始尝试跳水运动了,希望能够克服恐惧,有新突破。”
六年如一日的坚持让张素琴还参与了市里组织的游泳比赛的裁判任务,看到比赛选手和残疾人运动员那种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精神也不断激励她坚持运动。此外,经常在泳池里运动的她认识了还很多新朋友。张素琴说:“有时候碰见一些和我刚学游泳情况差不多年纪也差不多的人,有怕水的,有看了学习视频之后不懂的,也有跟着教练学习之后还是不太清楚具体动作的,因为我也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会把我的理解告诉他们,帮助他们学习游泳。”
不仅如此,张素琴觉得自己通过运动变得更年轻了。“这个年轻不仅体现在身体上,也体现在精神上。运动让我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好,柔韧性和稳定性一直在提高。更开心的是因为运动我认识了很多年轻朋友,成为了知己,我们一起学习陈氏太极拳,周末一起约着锻炼,让我也更加了解年轻人的世界并接触了很多新鲜事物,在遇事时心态比以前要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