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1:一版要闻
“救命神器”AED要配好更要用好

  本报记者 曹彧 轧学超 刘昕彤

  近期,几则专业医生在运动场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成功救治心搏骤停患者,广州、杭州等地运动场馆集中配置AED,部分地区AED闲置率过高等新闻引发热议。“救命神器”AED如何配好更要用好?记者就此走访了北京的一些学校、地铁站和运动场馆。

  调查发现,我们虽然在推广普及AED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其使用中面临着“有没有得用,找不找得到”的问题。如果意外发生,普通人还会面临“会不会用、敢不敢用”的问题。对施救者而言,一旦施救效果不理想,还可能面临法律的困扰。究竟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何子红告诉记者,对于AED大多数普通人首先是不敢用,有的人即使参加了培训也不敢用,在专业人眼里,很简单的事,但对普通人而言就显得有难度。所以,AED的配置和使用培训要根据概率计算数量科学配比,通过大力推广急救培训,开展各种岗位培训,让更多普通群众掌握急救技能。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何忠杰表示,AED应用于体育领域,不只有利于体育场馆运营和赛事活动的安全保障,更是全社会突发状况的有效应急手段之一。运动健身本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但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关风险防护工作,自救、互救是大家看得到、摸得着、又非常实际的救援方式,从意外伤病角度出发,一旦发现有人在运动中突然出现跌倒,进而出现呼之不应、意识丧失等情况,应该马上想到患者很可能是出现了心搏骤停(心室颤动)或围心跳骤停,一旦确定,需要立即胸外按压实施心肺复苏(CPR)施救,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AED并正确实施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CPR+D),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

  近年来,伴随对AED在公共场所覆盖的关注,更多社会力量开始参与到这一救援基础设施建设中。在体育领域,全国各地也陆续向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提供AED。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体育服务检验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黄希发表示:“AED的设备配备固然重要,但是配足能够正确使用AED的人员,获取CPR+AED培训证书持证上岗更重要。因此解决之计需要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共同协作配合,开展和AED使用配套、甚至更多的资质培训,形成大规模的人力储备。体育总局也正在加大力度研制体育场馆应急员行业新职业标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北京冬奥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青少年体育
   第07版:体育产业
   第08版:体彩天地
《中国体育报》征订启事
多支国家队新周期再起航
曾宪梓体育基金会东京奥运会内地金牌运动员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奥运冠军:继续努力奋斗为国争光
内地奥运健儿访港团群英谱
“救命神器”AED要配好更要用好
河北百辆“冰雪大篷车”
报头
中国体育报一版要闻01“救命神器”AED要配好更要用好 2021-12-02 2 2021年12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