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6:体坛时评
中国速度在“二七”

  林 剑

  “二七厂”,是共和国不会遗忘的名字。

  1966年更名为“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的“二七厂”,前身是1897年建厂的“卢保铁路卢沟桥厂”。新中国成立后,“二七厂”成为了“中国速度”的代名词:1958年6月,全厂职工仅用了25天时间,就造出了第一台“建设型”蒸汽汽车;同年9月,经过88天大会战,又造出了我国第一台600马力的内燃机车;几十年来,先后制造出了我国功率最大的、6000马力的“北京型”液力传动货运内燃机车,“东风7”内燃调燃机车,被誉为新中国的“火车头”……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二七厂”于2018年宣告停产。但在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铿锵号角的催动下,如今的“二七厂”已经华丽转身为北体大二七国际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第一个校外冰雪基地,不但为多支冰雪项目国家队提供驻训、科研、保障助力,后续也将继续服务于北体大冰雪项目教学、体教融合等工作。

  置身“二七厂”,颇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一边是浸染着历史痕迹的锅炉房,另一边则是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速滑馆、风洞实验室、六自由度馆。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如今的二七厂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也彰显着“中国速度”:从2018年立项之后,仅用了12个月就建成了国际一流水准的速滑馆;仅用了340天,国内第一座室内轮滑训练馆和运动员公寓就完成交付……

  时代在发展,但“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火车头精神仍在延续。

  基地里,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正在进行冬奥会前最后的冲刺,作为陆地上速度最快的体育项目之一,速滑国家集训队的运动员们同样也是“中国速度”的代表。从只能派出有限的运动员在有限的项目参加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到现在已经获得22张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门票,速度滑冰项目的奥运发展史,就是我国冰雪运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缩影。

  还有20多天,万众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就将拉开帷幕,除了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外,我们也将兑现申冬奥时许下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在此过程中,早已熔铸在“二七厂”血脉中排除万难、勇攀高峰、求真务实的精神弥足珍贵,它将与各行各业的先进经验、精神气质一道,汇聚成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澎湃动力。

  从“二七”到“二零二二”,“二七厂”的故事还在延续,中国体育的精彩还在延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北京冬奥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体坛时评
   第07版:青少年体育
   第08版:体彩天地
本土主教练要善于学习抓机会
中国速度在“二七”
立法保权益 广场舞噪音可休矣
广告
中国体育报体坛时评06中国速度在“二七” 2022-01-11 2 2022年0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