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湖北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武汉市中医医院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武汉市体校举行。
此次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采用校企合作模式,由市体校与市中医医院合作共建,地点设在市体校内。利用市中医医院的人才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合力搭建新平台,致力做好运动员伤病防控、康复治疗,从运动员训练监控、体能提升、快速恢复、康复治疗、营养调控等入手,形成科医保障闭环模式。此外,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通过为运动员开展伤病防治与医疗保障工作,建立系统的“运动康复档案”,提高运动队科研、医疗服务水平,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提升运动员竞技状态。
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配备脉冲加压系统、冷疗加压系统、力量训练综合评测系统等近20种专业设备。
据武汉市中医医院负责人介绍,市中医医院将为市体校开辟绿色通道,抽调医院运动及康复医学等精干力量,并借助工作室平台,全力为运动员和职工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
武汉市体校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自建校以来,曾培养输送了王霜、陈洁等一批世界大赛冠军和优秀运动员。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运动队科医科训工作,积极倡导“训、科、医一体化”。
仪式当天,来自市摔跤队的多名队员来到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体验,医师们为他们提供了针灸、推拿、刮痧等传统康复方式。
市体校负责人表示,共建运动康复工作室不仅是将运动队的科医保障服务水平上升一个高度,更是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建立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推动运动健康服务模式的一次重要举措。接下来,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将致力于推动体卫深度融合,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打造“体卫融合”样板工程,助力武汉市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
(邹丽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