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2:综合新闻
倡导人人参与 共享健康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兆红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8个方面系统提出了29项改革措施,对更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民之所盼、民之所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民健身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但是,全民健身仍然存在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场地设施布局不优、载体不新、质量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等问题。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意见》明确了在新发展阶段,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运用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合理均衡的区域城乡布局,绿色生态的健身载体,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引导居民建立科学健身方式,形成浓厚锻炼氛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全民健身基础更牢、载体更新

  场地设施是全民健身的载体,也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与人口总量、结构和变动趋势还不相适应,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布局较少,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健身设施共建共享不足,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比较匮乏,部分健身场地设施落后、器材单一,有的设施已经损坏无法使用,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意见》从多角度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出按人口要素统筹资源布局,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打造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新载体,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健身去哪儿”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三、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全民健身人群更广

  夯实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群众基础是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人群共享的关键。新时代,树立全龄友好理念,营造全人群参与的健身活动氛围,是实现健身人口增长,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中的学生、劳动年龄人口、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按照相同口径比较,与国外差距还较大。《意见》从落实全龄友好理念,聚焦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和职工等四类群体,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高各类人群参与体育健身的便利性,力争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

  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全民健身内容更实

  离开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活动和赛事支撑,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只有提供品质优、种类多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更高水平。然而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还存在质量不高、层次较少、多样性不够、体系不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意见》从公开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赛事目录及承接标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承办赛事等方面,优化体育赛事使用道路、空域、水域、无线电等行政审批流程,推动体育赛事活动安保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激发社会力量办赛积极性,推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

  此外,为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意见》提出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因地制宜,要求各地实事求是提出发展目标,建立工作落实机制,及时分解任务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专题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青少年体育
   第07版:社体家园
   第08版:体彩天地
中国拳击需找准突破口打赢翻身仗
全国体育彩票工作会议召开
王牌玩法大乐透酝酿新惊喜
王祉怡上演大逆转闯入16强
中国男、女冰出征世锦赛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创新思路 破解难题
倡导人人参与 共享健康生活
中国体育报综合新闻02倡导人人参与 共享健康生活 2022-04-07 2 2022年04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