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1:一版要闻
体育场地设施发展得到强有力法治保障
健身爱好者在济南英雄山风景区内练习抖空竹。 新华社记者 朱峥摄

  华中师范大学 陈元欣

  体育场地设施是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是建设体育强国和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体育法修订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优化顶层设计,从用地、规划、投资、建设、使用等多角度、全流程规范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为未来体育场地设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有助于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一是法治保障更为全面。新修订的体育法围绕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新增10余条相关条款,涉及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社区体育场地建设、社会力量投资、对外开放、运行管理等方面,重点解决体育场地设施发展过程中用地不足、供给主体单一、社区配建困难、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修订后的体育法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及其建设用地”,不仅针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并将其建设用地一并纳入保护,扩大了保护范围。修订后的体育法将体育场地设施发展的用地、规划、设计、配置、使用、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纳入法治轨道,使体育场地设施发展全流程有法可依,为未来体育场地设施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二是政策措施更加完善。新修订的体育法积极吸收各地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政策创新,将部分有益经验上升为法律。如国家鼓励充分、合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建设用于公民日常健身的体育场地设施,这为未来各地尤其是社会力量利用旧厂房等闲置资源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提供了具体的法律遵循。修订后的体育法提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应当征求本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意见。新建、改建、扩建居住社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同步规划、设计、建设用于居民日常健身的配套体育场地设施”。这些政策措施完善具体,既明确了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又强化了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三是法律责任更为严格。修订后的体育法加大了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保护力度,相关法律责任由过去的一条增加为两条,明确了违反体育法的相关行为,规定了侵占、破坏或未经批准临时占用公共体育设施的法律责任,且加重了对于违法主体的处罚力度。对于侵占、破坏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旧法只能责令违法主体限期改正,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修订后的体育法可以并处实际损失五倍以下的罚款,处罚力度更大。而且,对于未经批准临时占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旧法并未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修订后的体育法明确提出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严格的法律责任将更好地发挥体育法的规范作用,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主要用于体育活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健康快车
   第07版:军体之窗
   第08版:体彩天地
中国男篮积极调整直面挑战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体育法
北京“15分钟运动圈”破题“健身去哪儿”
体育场地设施发展得到强有力法治保障
体育法保障条件章节的修改及其实施展望
体育助力共同富裕 浙江呈现新图景
报头
中国体育报一版要闻01体育场地设施发展得到强有力法治保障 2022-07-06 2 2022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