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理论前沿
深刻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的价值意蕴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邹秀春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讲话中深刻总结、集中阐释了北京冬奥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广大冬奥参与者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一概括集中回答了7年磨一剑、冬奥圆满成功的精神动力问题,是人们探寻北京冬奥“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一席思想高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深厚的价值意蕴。

  胸怀大局,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这一内涵突出体现了北京冬奥精神的爱国主题。爱国就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一种情感,是使国家、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集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站位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国之大者”,再次凝聚了中国人民团结拼搏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爱国历来是中国体育人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和崇高理想。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既体现在申奥路上的全民助力,也体现在筹办、举办奥运路上的点点滴滴,既有奥运赛场顽强拼搏彰显的爱国热情、报国之志,也有赛场背后爱岗敬业、为国奉献的坚守与付出。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涉及众多行业、诸多领域的通力合作,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坚持全国一盘棋。千千万万的奥运参与者何以热情服务、辛勤付出、忘我奉献?何以夜以继日,“迎着星星来、顶着星星走”?根本上而言,是他们树立了为国、为民、为他人的大局观,将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发展全局的“大我”之中,以大局为重,志存高远,迸发磅礴的力量,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坚持爱国之心与报国之行的有机统一,“铸就了力量和美的辉煌,创造了生命和爱的奇迹”。

  自信开放,雍容大度、开放包容。这一内涵突显了北京冬奥精神所蕴含的深厚的志气、底气与骨气。自信是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开放又有利于促进自信的进一步增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北京冬奥精神产生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40多年来,英雄的中国人民孜孜以求,不懈奋斗,实现了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跨越。今日之中国,在逐步扩大开放中更有底气面对前进路上风险挑战。这一自信密码表现为具体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依托于“四个自信”,直接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文化自信。冬奥盛会的“中国风”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了党对各项事业领导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真诚友善的精神风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北京冬奥会、冬残会再次见证了中国人民自信开放的力量,传承自信传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立新的自信,昂首阔步、奋勇争先。同时,开放包容的心态、中国人民的友好赤诚,促进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团结友谊。

  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坚韧不拔。这一内涵突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顽强拼搏的实践品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恶补短板,弯道超车。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困难被解决的程度。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坚韧苦干,绝地反击,坏事就变成了好事,这就是困难和压力中的辩证法。

  中国人民历来具有迎难而上的思想品格,克服了前进路上的许多大灾大难,多难兴邦。在冬奥运动领域,中国曾是一个十足“小个子”。自1980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冬奥会开始,直到2002年第19届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杨扬方才斩获中国冬奥史的首枚金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不平衡状况始终存在。历来冰雪运动难出山海关,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十分有限。北京冬奥组委成立之初,面对的是一份涵盖51个业务领域、分解为3000多项任务的工作总清单,时间紧迫、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国人民战胜万难,如期举办“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接受了世界人民大检阅,并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全国冰雪训练场地设施跃居世界前列;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3.46亿;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全项目参赛,从“冰雪新国、小国、弱国”跃居奖牌榜前三甲,迎难而上的精神品格创造了奇迹。

  追求卓越,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这一内涵突显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要义。世界奥林匹克坚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追求卓越精神,向国际社会发出人类不断超越、不断进步的号召,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纪录。

  追求卓越是心态,是理想,是行动要求,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符合人类发展进步的愿望,在社会各领域都要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精心磨合演练,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

  赛场内外,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追求卓越的脚步。广大冬奥建设者、服务者始终坚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信念,打造巧夺天工的世界一流场馆设施,“冰丝带”“雪游龙”“雪如意”等。赛场上有28次冠军、4次征战冬奥会的31岁老将徐梦桃;有一周滑断4块雪板,日复一日高强度训练的17岁少年苏翊鸣;有携手15年,相继受伤接受手术后依然顽强拼搏夺冠的隋文静/韩聪;有身残志坚,一举夺得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比赛3枚金牌的杨洪琼;有赛场挑战“1620”超高度创造了滑雪奇迹的谷爱凌……他们都是践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是不断追求卓越的最好代表。

  共创未来,协同联动、紧密携手。这一内涵突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如果说“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内涵是从国内视域出发,苦练内功、打好基础,那么“共创未来”是着眼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谋求世界人民的大同与美好,是对前四方面内涵作出的最好回应,是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统筹考虑的最好诠释。

  当今时代,人类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人类的进步进入前所未有的瓶颈期,需要携手并肩。体育无国界,人类心相通。协同联动、紧密携手,坚持“一起向未来”和“更团结”相互呼应,“面朝中国发展未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向世界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情呼唤”。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不断积聚和壮大。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无数小雪花聚合在一起,讲出了一个同住地球村的“我们”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珍视与渴望,也是中国与期待和平、团结的世界人民“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

  北京冬奥精神的五个方面内涵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首尾呼应,“共创未来”呼应“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的大局观,呼应奥林匹克“更团结”精神的号召,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人类发展未来的大局观。北京冬奥精神,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人民需要坚持什么样的立场站位、需要保持什么样的意志心态,需要克服什么样的风险挑战,意欲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愿望等,明确了新时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光辉旗帜。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新发展阶段,在体育强国建设光荣与梦想的伟大征程中,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讲好冬奥故事,让北京冬奥精神辉映着新时代的风采、迸发出历久弥新的光彩,激励和鼓舞亿万建设者,汇聚成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棋牌世界
   第07版:理论前沿
   第08版:体彩天地
深刻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的价值意蕴
广告
中国体育报理论前沿07深刻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的价值意蕴 2022-07-25 2 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