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25日,美国网球公开赛迎来了阿瑟·阿什体育场的落成。20余年来,一代代传奇人物续写经典,这座球场见证了网球的时代变迁。
有一个姑娘叫维纳斯
1997年9月7日,一位名叫维纳斯·威廉姆斯的17岁姑娘首次参加美国网球公开赛就闯入女单决赛。维纳斯给女子网坛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新星异军突起那么简单,她展现出了自信、魅力和力量,即便决赛两盘负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位的辛吉斯,但世界网坛已被维纳斯所震撼。
威廉姆斯姐妹开创新时代
一个威廉姆斯的冲击力还不够?那就两个。短短几年间,维纳斯和塞蕾娜联手改变了女子网坛原有的秩序。2001年美网决赛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站,那年的9月8日,威廉姆斯姐妹在决赛中相遇,这是美网历史上首次出现姐妹关系的球员为单打冠军而对决的场面。
海宁创造“奇迹”
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4年间,威廉姆斯姐妹各两次获得美网女单冠军。直到作为技术型球员代表的比利时姑娘海宁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2003年美网半决赛,海宁与卡普里亚蒂那场对决从深夜战至凌晨,海宁经历了腿部抽筋、严重脱水,最终仍然三盘苦战过关。比赛结束后海宁被送往医院,需要紧急静脉注射。不过就在不到5个小时后,海宁就奇迹般复出,并最终战胜头号种子选手克里斯特尔斯夺冠。
莎拉波娃兼具实力与时尚
回顾网球历史,如果缺少了时尚因素,很难想象网球能够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2006年的美网,时尚的标签格外抢眼。莎拉波娃身着一套专为夜间比赛设计的黑色服装,征服了所有对手获得冠军,也用网球之美征服了观众。莎拉波娃兼具实力与时尚,充分诠释着网球的魅力。
拉杜卡努诠释江山代有人才出
一个个网坛传奇身影渐行渐远,女子网坛也进入完全不同的竞争局面。拉杜卡努从资格赛打起一路势不可挡,2021赛季女单决赛中战胜了另一位青少年球员费尔南德斯,两位“00”后年轻人用以往无法想象的方式展现了女子网坛如今这个时代的特点,拉杜卡努成为公开赛年代第一位以资格赛球员身份最终夺冠的人。
桑普拉斯在梦开始的地方完成绝唱
2002年的桑普拉斯已经很难再闪耀出往日的光芒,不过在当年的美网比赛中,桑普拉斯再展雄风,闯入决赛后战胜老对手阿加西。值得一提的是,桑普拉斯首次获得大满贯冠军是在1990年的美网,当时决赛战胜的就是阿加西。两位天王在阿瑟·阿什球场上演了巅峰对决,也是这幕大戏的绝唱,结果依然是桑普拉斯获胜。在男子网坛进入“巨头”时代以前,桑普拉斯的大满贯14冠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超越的极限。桑普拉斯2002年的胜利不仅标志着其辉煌的职业生涯基本结束,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费德勒引领新时代
桑普拉斯远去的身影没有让球迷惆怅太久,一位名叫费德勒的年轻人引领网球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费德勒在2004年美网决赛中战胜休伊特的比分是6比0、7比6(3)和6比0,他就此开始了美网五连冠的脚步。这让整个网球世界陷入疯狂。瑞士人接过了网坛的权杖。
纳达尔实现全满贯
费德勒接管网坛不久,可称之为“一生对手”的纳达尔改变了瑞士人独角戏的局面。2010年美网,纳达尔在阿瑟·阿什球场捧杯对于其职业生涯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个赛季是纳达尔夺得了澳网之外另外全部3个大满贯冠军,也实现了全满贯。充分证明自己只是在红土更出色,硬地并不存在缺陷。
德约科维奇重新定义网球世界走向
2011年的美网最后两战浓缩了德约科维奇那个赛季,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的精华。2011年9月10日,半决赛面对费德勒的5盘大战扣人心弦,德约科维奇最终完成了惊天逆转。随后的决赛,成功复仇纳达尔夺冠。2011年是德约科维奇全面爆发的一年,不仅获得了3个大满贯冠军,他在重量级比赛中多次挑落费德勒和纳达尔,自己也首次登顶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在2011年的强势崛起,重新定义了网球世界的走向。
梅德维德夫夺冠延续美网传统
相比于其他3个大满贯,美网是巨头统治力最弱的一个,且不说穆雷和瓦林卡这种最接近三巨头的球员都曾在此夺冠,德尔波特罗、西里奇、蒂姆和梅德维德夫都是在这里实现了职业大满贯突破。这里可以说是最不迷信“权威”和既定秩序的一片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