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 宁
“当教练告诉我们可以参加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也很期待,特别想跟全国同年龄段的球员交流碰撞一下。后面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参赛,我们确实有一些失望,备战了这么久最后不能去现场多少会有点不知所措,但是经过教练疏导,我们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再次投入到训练当中。相信疫情能很快过去,我们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系统训练,到时候再相见!”今年13岁是娜吉娜说。
娜吉娜是新疆体职院的足球队员,速度快、防守好是她的特点,加入国家队或女甲女超队伍是她的目标。“我接触足球时间不长,才三年。”她说,“刚开始踢球时其实我不太喜欢这项运动,总会找一堆借口逃避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才慢慢喜欢上这项运动,开始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后来我也参加了各种比赛,很喜欢看其他足球运动员的比赛,特别是每次看到我的偶像C罗在比赛时进球,为国家争光、为效力的俱乐部赢得比赛,我就会很兴奋,也想像他一样为我们的国家争得荣誉。”
新疆体职院足球队主教练邱宏亮说,刚接到通知报名参加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时,队员们都很高兴。“我们队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去过内地。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很期待跟内地同年龄段的孩子比试比试。为了准备比赛他们自愿放弃了休息时间,积极训练备战比赛。得知不能前往参赛,小队员们像泄了气的皮球。他们很想去外面看看,展现自己。”
青少年队伍成绩和队员竞技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的比赛来历练。邱宏亮介绍,这支U13队伍组建时间不长,年初时学院组织了一次全疆赛,选拔了一些在比赛中表现好的孩子,利用假期在学校集训。他说:“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让青少年有了更多比赛的机会,从地方协会组织比赛,到大区赛,如果取得大区赛冠军还可以参加总决赛,为队员创造了更多与其他队伍比赛的场次和交流的机会。虽然我们不能参加比赛,但是也带着队员看了其他队伍的比赛。我觉得青少年足球联赛‘打破壁垒’的举措很好,让学校队和职业梯队在一起比赛,尽管会出现很大的分差,但也会让更多学校重视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希望以后学校队伍踢得越来越好,与职业梯队的差距逐渐缩小,也希望明年有机会和其他队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