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青少年体育
在华留学生武术训练营(武汉大学站)落幕
播撒武术火种 传扬中华传统文化
主办方供图

  本报记者 李金霞

  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在华留学生武术训练营(武汉大学站)落下帷幕。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6所高校的47名留学生参加为期7天的训练营,内容包括武术兵道(短兵)、武当太极九式、龙舟、舞龙等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习武术理论与技术实战,留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

  短兵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竞技形式之一,源起中国古代击剑运动,至今已走过了近百年历程。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推出武术兵道。兵道的推行,遵照“易学、易练、易推广、易评判”四项发展原则,对标奥运会,坚持创新发展,以实现武术兵道由中国文化向世界文化、民族项目向奥运项目、业余群众武术项目向国家普及推广项目的三个转变。

  武术兵道,在短兵原有“八法”基础之上,凝炼作四法——一为源自形意六合刀的力劈华山之劈;二为源自南刀的石破天惊之砍;三为源自青萍剑术第一路第五十三势的苍龙探爪之斩;四为源自青萍剑术第一路第五十三势的仙人点画之刺。深赋传统文化意味又有创新的兵道课程一经开启,就引起了留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在中国生活多年,且正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俄罗斯留学生拉福表示:“太酷了!我很想继续学习武术兵道!”

  在华留学生武术训练营讲师、武汉体育学院教师李振、郑雷首先向留学生们讲解短兵礼仪“持兵礼要保持立正姿势,左手持短兵,右手在胸前与之围拢成圆,向前推出。此时短兵与双臂形成一个‘中’字,代表‘中正’‘正直’。” 在讲师的讲解与实践演练中,武术兵道二字背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悄然走进留学生们的心中。随后,讲师讲解了短兵相关技术动作,主要包括劈、砍、斩、刺四个内容,并进行分组演练,大家学得兴趣盎然。

  四方之友,同聚武大,以武会友,共习中华传统文化。武汉大学历来重视武术教育,1915年,学校体育部门就专门设有武术组。经过百余年的传承和发展,武汉大学武术教育硕果累累。本次武术训练营的成功举办,向外播撒了武术火种,传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受到更多国际友人的喜爱与关注,为武术兵道这个新的武术体育项目的国际推广与长远发展增添了助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球场风云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赛场纵横
   第07版:青少年体育
   第08版:体彩天地
轮滑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播撒武术火种 传扬中华传统文化
南庙武术进校园
精武夺旗勇者胜
山东莱阳举行青少年轮滑比赛
湖南资兴启动武术进校园工作
中国体育报青少年体育07播撒武术火种 传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10-18 2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