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 蕾
小小的航模飞机,实现了刘栩宸的飞行梦想。刘栩宸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五年级的学生,平日里坚持参加学校“丁香之翼”航模社团的训练。日前,在2022年全国航空模型邀请赛(北京世园公园站)上,刘栩宸在手掷直线距离赛项目中获得第三名。
刘栩宸说:“回想本次比赛,在准备阶段,每一次试飞我都十分注意细节,感受现场的风向,根据投掷飞机爬升、前冲和滑翔的速度,多次调整助跑和投掷动作,克服前冲失速,找到最佳出手速度和角度。”
在比赛中,刘栩宸放稳心态,两轮比赛都全力以赴,最后投出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他说:“这是对我学习成果的最好体现。在比赛现场,我看到了很多项目,又有趣又有挑战性,好想把它们都体验一遍。我现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努力拓宽知识面,掌握更多的航空知识与技术,勇于探究和实践,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航模看似简单,实际其中包含了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刘栩宸说:“航模社团体验式学习让我对这项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每次放飞、失败、调试,不断地总结,我学会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了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习惯,以及勇于攻坚、应对挑战的从容与自信。”刘栩宸的梦想便是:长大后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栩宸的进步,与学校对孩子们的科学教育分不开。学校注重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专门开辟了“水木秀场”,给科学小达人展示的舞台。学校还成立了“振宁童创”研究院,刘栩宸介绍说:“在这里有很多像我一样喜欢科技的同学,我们经常在学校的带领下参观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实验室,如航空航天博物馆等。我也特别喜欢‘三分钟演讲’‘水木秀场’中同学们分享的有意义的科学小故事。每年科技月,学校会为我们设置多种多样、趣味十足的科技活动菜单,供大家自主选择,为同学们打造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这些活动逐渐让我对航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便积极加入了学校的航模社团。”
“航空模型运动是当前最受青少年喜爱的活动之一,不仅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体育活动,更是一项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科技活动。”该校科学老师董琬茹说,在学校“1X”课程体系的引领下,我们落实学段三进阶:低年段通过航空航天主题绘本等资源为学生埋下科学的种子,呵护兴趣;中年段开设航模社团,为同学们打造深入学习航空航天科技知识的平台,培养乐趣;高年段在每周社团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参加学校科技月以及各项航空模型赛事,以赛促练,助力学生规划未来成长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