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金霞
“咱们到退休时还能有这样的劲头,这么好的身体就好了!”“太羡慕他们了,我现在的身体还不如他们好。”“老年人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多年参与老年人体育报道,我总能在老年人体育赛事活动现场听到不少年轻人发出这样的感慨,话语中流露出的羡慕,深藏着他们对晚年生活的思考。
其实,人们有这样的思考很正常。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与2021年比,2022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1268万,增加率为0.9%。这意味着,养老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内容,它关系着社会健康与稳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新常态,只有积极应对,才能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为了更好地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从多方面加强老年人工作。体育健身作为非医疗手段,其健康养老的功能日益凸显。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老年体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促进老年人健康提供了切实的政策保障。其中,国家体育总局等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通知》等,从政策层面为如何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提供了指引。
在我看来,各方面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使不断进步的康养环境得到完善,为建设老龄友好型社会打下了基础。镶嵌在上海社区里的“长者之家”有专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健身器械,不断增多的老年人健身中心,遍布城乡的老年人健身组织,红火开展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不仅让老年人老有所健、老有所乐,还让我这个采访老年人体育的记者印象深刻。
对我来说,93岁仍精神矍铄每日活跃在门球场上的何本华,79岁还在健身房里健身的汤根元,以及更多身材健美、精神饱满的广场舞奶奶们,他们用健康与活力打破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传统认知,用实际行动告诉更多人晚年生活除了喝喝茶、看看报,更要走出家门动一动、练一练。采访老年人体育让我看到了新时代老年人健康、快乐的风采,也见证了新时代老年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