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掷球项目争夺激烈 2021年09月17日  王灿 刘昕彤

草地掷球是地掷球中为数不多的户外项目,因此要适应各种天气,经历了前一个比赛日的烈日后,队员们在雨中比赛。 林 剑摄

  本报记者 王灿 刘昕彤

  十四运会群众比赛地掷球项目决赛日前在西安市碑林区开赛。十四运会群众比赛地掷球项目共创造了“三个首次”,该项目首次进入全运会;代表团和技术官员首次入驻全运村;首次采取联合办赛模式。地掷球项目的“三个首次”也体现了群众赛事和竞技项目“同规格、同标准、同待遇”。

  本次赛事共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9月15日至17日,期间将举行大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草地掷球比赛,参与大金属地掷球比赛的队伍包括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等9支队伍;小金属地掷球参赛队伍有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等8支队伍;草地掷球参赛队伍有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湖北省、陕西省等9支队伍。第二阶段的比赛则从9月19日至21日举行,比赛项目为塑质地掷球比赛,该项目的参赛队伍包括山西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等10支队伍。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地掷球项目共包括4个大项、7个小项,共产生7枚金牌。

  第一个比赛日,赛事首先在大金属地掷球准确抛击、小金属地掷球混合三人赛、草地掷球混合三人赛等项目中打响,尤其是大金属准确抛击为5分钟连续击球,预赛的场面精彩绝伦,竞争非常激烈,有很多队伍都难分伯仲,比分交替变化,引得在场人员屏气凝神,赛后全场人员给运动员送上了热烈掌声,感谢运动员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对决。小金属球混合三人赛采取小组循环的方式,实力较强的陕西、山东、河南均进展顺利,运动员们的参赛热情十分饱满。

  来自陕西代表队的高卫表示,参与地掷球运动36年的他,一直见证了地掷球运动的发展。他说:“这个项目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离不开广大地掷球人的努力。作为一项适合群众参与的运动,地掷球老少皆宜,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这次地掷球被列入全运会项目,我感到非常开心,能参与全运会的比赛,我更是感到非常自豪。未来,我希望通过全运会的带动,能让地掷球项目发展的更好,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地掷球运动中。

  一头白发的广东队领队刘和龙很早就接触到地掷球运动。他告诉记者,自己之前是园林系统职工,因为地掷球适合在公园里、草地上练习,于是就开始练习这项运动。经过多年的推广普及,现在地掷球爱好者已经遍布了广东各个行业。“尤其是‘我要上全运’选拔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大家报名都很踊跃,我们举办了两次比赛,20多支队伍争相报名,最终选拔出了参赛队伍,运动员来自各行业。大家十分珍惜这次比赛机会,比赛备战都很认真,希望能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据介绍,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地掷球决赛场地设置在西安体育学院的含光校区,西安体育学院作为中国掷球运动学院所在地,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大学生球队并设置专业教研室专职教师任教,加强了地掷球项目的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由西安体育学院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曾夺得40多次冠军,全国赛事上收获逾500枚奖牌,积极推动了地掷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西安9月16日电)

  记者手记

  变了角色 不变热爱

  本报记者 刘昕彤

  机缘巧合,我的第一次全运会之旅回到了熟悉的地掷球赛场,而这也是地掷球第一次作为群众项目进入全运会,对我来说,这也是特别的缘分。尤其是这次河南队小金属球的运动员竟然就是我的小学和高中老师,让我不禁想起了从小学到高中和地掷球相伴的那些时光。

  起初,地掷球是我的一种“特权”:可以不用军训,不用上自习,还能在高中学习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出去打比赛,去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地方。后来慢慢懂事了,有了更多感悟,我在球场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塑造了更顽强的性格,也培养了对体育的热爱,后来跨专业成为一名体育记者。

  高中毕业后,因为来到北京上大学,我没有坚持再练地掷球,可是这次以全运会记者的身份能让我有机会再次来到熟悉的赛场,通过镜头和笔触把地掷球介绍给更多人认识。再看我的老师们,更是一直活跃在地掷球的赛场上,在家乡坚持普及推广地掷球运动,并把这项运动一届届教给了更多学生。

  而且,不仅是我的老师,在赛场上通过和一些运动员领队交谈,很多人都是坚持在当地推广地掷球,十几年,二十几年,还有一些队伍的领队和教练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是这一个个的个体推动着小球运动不断发展,把这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众运动推到了全运会的国内最高舞台。相信这也激励着更多地掷球人以此为事业,继续推动这项运动走向更高的舞台,被更多人熟知。 (西安9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