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5:奥运专题
国乒的“冠军心理辅导师”

  本报特派记者 林 剑

  东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冠军之师”,中国乒乓球队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但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常胜”,让国乒队内的“容错率”极低,这也让国乒上下强化日常技战术训练,做到技术层面“无懈可击”的同时,在心理方面做足文章,确保场上的运动员都能拥有“大心脏”。

  和其他项目运动队、运动员一样,国乒也会通过外聘心理教练辅导、形式多样的心理课等调整运动员心态,做到张弛有度。但不同于其他队伍,国乒最大的优势就是冠军多、底蕴足,“心理辅导师”或是乒协的管理者,或是教练,或是依旧关心乒乓球的从业者,他们的存在,为国乒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按摩、心理疏导的作用。

  2019年日本东京举行的乒乓球团体世界杯,尽管中国男、女队成功夺冠,但阵中年轻选手孙颖莎、梁靖崑都遭遇了不小考验,赛后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就说,我相信这次之后,他们两个对大赛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最主要是在心理上得到了锤炼,就像心脏撕裂后又给缝合上了。赛后我也对他们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优秀运动员都要经历过这些生死战,在悬崖边如何能够起死回生,这个是最大的收获。

  同样是顶尖选手,贵为“大满贯”的刘国梁自然知道如何调解运动员的心理,没有什么比通过比赛让他们建立信心更重要的了,另外在日常的训练、比赛中,刘国梁以及队中教练也会经常和队员们沟通,传授经验,克服心理难关。

  在威海备战奥运会期间,国乒还为队伍请来了一位“大牌”心理辅导师——前乒乓球国家队队员“大满贯”王楠。

  每每大赛之前,“练心”都是重要训练内容。除了队员们自身要作心态调整,王楠也会和选手们“唠家常”,一方面是缓解队员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是结合自己当年的奥运备战经验给队员们出谋划策,帮助队员找到自己应有的状态。

  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都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小小的心理疏导环节,折射出的正是国乒对每一个细节的严谨、细致,也正是因为每一领域都拥有顶尖的“选手”,国乒才会成为中国体育的“名片”,成为国人的荣耀和骄傲。

  (东京7月26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奥运赛场
   第03版:奥运赛场
   第04版:奥运赛场
   第05版:奥运专题
   第06版:全民健身
   第07版:青少年体育
   第08版:体彩天地
解密射击队的“攻心术”
国乒的“冠军心理辅导师”
闯过心理关 赛场见英雄
中国体育报奥运专题05国乒的“冠军心理辅导师” 2021-07-27 2 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