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灿
乒乓球项目走进全运会群众比赛已是第二届,对于乒乓球项目发展而言,全运会为其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届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不仅项目多,共涉及14个比赛项目,还特别增加了70岁及以上组别,让广大古稀乒乓球爱好者也能有机会走上全运会的赛场。这对于促进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也表明了如今的群众赛事体系、赛事保障等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让更多高龄老人身体素质更强,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心去参与大型赛事,并收获好的成绩。
本届赛事针对70岁及以上组,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在细化年龄分组满足广大老年乒乓球爱好者需求的同时,又考虑到赛事安全因素。对于这样的设置,参与该组别的选手表示,非常开心。在他们看来,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此前能够参与的体育赛事活动相对较少。本届全运会能为这一年龄段的老年人打开大门,无疑为促进老年人健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做法,在今后其他的群众乒乓球赛事中,同样可以得到延续。
本届全运会群众乒乓球项目决赛期间,共有383名运动员参加,这些选手均是从各地所举办的“我要上全运”活动,再到南北方分区赛,层层选拔而出。这些参与者普遍表示,因为有了这样层层选拔的过程,让他们不仅参与了更多的比赛,而且也结识了更多的球友。最关键的是,一层层的选拔让比赛更激烈、更刺激,选手们参与比赛的目标性也更强。
其实,这样的赛事体系建设不仅适用于群众乒乓球项目,其他群众体育项目也可以进行学习与借鉴,并以此形成共同促进、共同探索的模式。与此同时,参加本届赛事的群众乒乓球选手,在今后的生活中,同样会成为乒乓球运动以及全民健身的宣传者。通过自己的故事与经历,促进更多人参与到全民健身之中。
在全运会上设置群众比赛项目,对于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同。连续两届全运会设置群众乒乓球项目,让很多人把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当作了自己的目标。在本届比赛中,有的选手是参加过上届全运会的老面孔,有的则是错过上届比赛、这届比赛才参与其中的新面孔。不论新朋还是旧友,全运会群众比赛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熟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
纵观本届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单就项目本身以及对全民健身的促进而言,其作用不可小觑,其影响力也是深远的。参赛选手们普遍认为,全运会作为我国最高等级的综合性运动会,设立群众乒乓球比赛,不仅促进了乒乓球项目的影响力,也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全民健身中。同时,赛事的举办,也能促进各地在乒乓球场地设施等硬件方面的发展。通过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为其他群众乒乓球赛事树立了一个标杆式的赛事范本,为今后的办赛等提供了引领。
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的举办,为全民健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全民健身全面、科学发展。而全民健身在得到新发展的同时,也会使全运会变得更加精彩,让乒乓球运动的参与者更多,覆盖面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