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4:北京冬奥
融入中国元素 收获多方好评~~~
让工作人员在冰天雪地吃上热饭~~~
~~~
~~~
北欧两项世界杯利勒哈默尔站~~~
~~~——记国家速滑馆志愿者刘尚其
~~~——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王瀚洲
赴高山之约 燃冰雪之情
——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王瀚洲

  本报记者  田  洁

  总服务时长1560小时,其中山上服务时间达672小时,这是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王瀚洲和他的伙伴们在今年2月的测试活动中交出的“成绩单”。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王瀚洲的志愿情结缘起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时的他年纪尚小,就对那一抹青春靓丽的“志愿蓝”印象深刻,志愿者热情的微笑成了他记忆中的“城市名片”。

  2016年,王瀚洲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恰逢其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活动相继在北京举行。他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大会服务工作,体会到了作为“国家名片”的自豪感,也感受到了志愿精神的力量。因此,当他听说有机会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时,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通过层层选拔正式成为了一名冬奥志愿者。

  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它是世界上组织难度最高的冬季体育项目之一。与其它冬奥项目不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每年仅有2月前后这一段宝贵的测试期,2021年春节期间,志愿者们还没过完年,就抵达位于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投入到筹备工作之中。王瀚洲在测试活动中担任宣传推广组组长。

  高海拔、风速大、低气温是测试活动给王瀚洲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冬季时,室外气温低于零下10摄氏度,山上瞬时风速可达12级,体感温度可低至零下30摄氏度。同时,山区复杂的地形也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带来了新的难题。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场馆设置了红蓝白三种区域与多条流线,由于高山滑雪中心场地狭长,为了避免不了解流线管控的人无意识走错流线,跨区域流动,志愿者们需要在重要位置值守,对经过的人员进行提醒和引导。工作中,王瀚洲总是“自找苦吃”,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山上冷风刺骨,却挡不住他对冬奥志愿服务的那股热情。尽管很辛苦,但王瀚洲感觉收获很大,“这些工作为我们在冬奥会上顺利开展志愿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日后志愿者岗位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王瀚州充满了期待。他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就应该把自己的爱心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够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并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昂扬风貌,让嘹亮的青春之歌在奥林匹克舞台上唱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北京冬奥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军体之窗
   第07版:全民健身
   第08版:体彩天地
“雪如意”体现绿色办奥理念
张家口古杨树赛区餐饮服务有温度
图片报道
超级定点揭幕赛新疆开赛
挪威名将里贝尔收获本赛季第三金
为中外制冰师搭好沟通“桥梁”
赴高山之约 燃冰雪之情
中国体育报北京冬奥04赴高山之约 燃冰雪之情 2021-12-08 2 2021年1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