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先 周霄鹏 谷永敏
秋季入伍新兵训练开展以来,某工程兵部队新兵团严格落实大纲要求,纠正“揠苗助长”做法,科学规范施训组训,扎实打牢新兵军事体能基础,稳步提升新训质量。 因人而异精准施训
新训工作展开后,新兵团突出科学组训、高效施训,系统梳理以往组训经验,改变过去由各连按周制订训练计划的老做法,将体能训练按“周期”制表,根据新兵身体机能特点,探索因人施训新模式。
“新兵体能摸底测评后,我们按照测评数据,为每名新兵确定训练目标,精准制定训练方案。”新训班长饶毅介绍,新兵彭雄体型偏胖,连队为他制订计划,在新训初期先减脂,随后进行小重量抗阻训练,饮食也作出相应调整;新兵李嘉心肺功能偏弱,训练计划就以有氧操和间歇跑为主。
每名新兵的“体能成长周期表”,清晰标注了新兵在每个训练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并动态记录他们的身体机能数据和体能成绩。组训过程中,新训骨干以此为依据,采取“一人一表”的方法精准组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能训练,有效提高了新兵体能素质。
循序渐进分段组训
单杠引体向上训练已经开展半个月,可新兵喻佳的单杠成绩始终未能实现零的突破。
针对喻佳的情况,班长张政特意为他制订了一份训练套餐:每天除完成1小时体能训练外,利用晚点名后时间,进行15公斤的负重引体向上练习。
一天下午,连队组织单杠训练,喻佳像往常一样,按动作要领进行上拉,可手腕突然剧烈疼痛,重重地摔下杠。这一幕,正巧被现场督训的连长陈振兴看见。经过一番询问,陈振兴了解到喻佳本身基础力量较弱、握力欠缺,突然增加训练强度,加之天气转凉,导致关节容易受伤。“提高引体向上这类综合力量训练成绩,在训练阶段,频率和强度上都要遵循科学规律,一味加大训练强度的揠苗助长做法必然会出问题。”
找准病症才能开好“药方”。连队组织新训骨干区分适应期、强化期、专项期三个阶段,结合新兵个体体能情况,将其划分至对应阶段,坚持“由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先关节功能、核心控制训练,再基础动作、基础力量训练,最后综合体能训练的模式进行组训,避免因急于求成造成训练伤。
多措并举融合训练
“上身前趴,平行于地面,背部弓起。将前腿一侧的手臂在胸前弯曲,上身向对侧扭转……”新兵团组织热身活动的是大学生新兵、体育特长生张泽平。
连长李蓝星介绍,让有体育特长的大学生新兵在训练中担任“小教员”,把“学院派”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融入军事体能训练,这一举措受到新兵普遍欢迎。
据悉,该团灵活运用多样训练手段保持新兵训练新鲜感,激发训练热情。各级干部骨干利用“军职在线”平台、Keep等健身软件,不断更新训练理论和动作要领,融入日常基础体能训练中;在训练中,各连广泛开展“五小”活动,并融入对抗竞赛、团队配合内容,使新兵在训练同时,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下一步,该团还计划外请驻地体育专家指导开展训练。
科学组训助力新兵训练水平大幅提升,在最近组织的一次体能测试中,新兵的体能合格率明显提高,新兵训练伤发生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