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6:体坛时评
用文字记录春天的盛会

  本报记者 轧学超

  作为一名“新兵”,初次采访全国两会,我倍感压力,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今年的全国两会采访只能以网络、视频、书面、电话等形式进行,这无疑给首次参与两会报道的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全国两会3月召开,我们报道组2月就已经开始着手策划。在编委会的指导下,我们紧盯体育核心要素进行谋篇布局,既要宣传好两会各项重要议程、宣传好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建言,更要做到讲好体育故事。带着责任与使命,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笔尖,让每个关心时政民生、关心体育的读者都能感受到时代的脉动。

  在每年全国两会上,体育都会被屡次提及,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以此为出发点,我重点关注两会新闻发布会、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和部长通道,并多次拨通了人大代表的电话。很多代表告诉我,今年两会他们应对“云采访”和“云直播”更加从容。今年是体育大年,体育界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除了集中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之外,还有体育考试、体教融合、体育产业等热点问题,他们结合近年来体育发展以及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

  在采访阶段,可能当大部分人准备起床迎接新一天的时候,我已经做好准备工作,马上就要投入新的采访。所有经历过两会报道的记者都知道,这是每年两会的“日常”,那几天我好像从来没有从容地坐下来好好吃过一顿饭。

  为了满足报道需求,两会的新闻中心及时发布会议日程和议程、活动安排、会议主要文件和相关资料等,并积极协助记者联系采访,这也给我第一次的全国两会采访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采访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历来都是两会议程中的重要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不仅要把报告看懂、吃透,还要从中找到与体育相关的元素,并筛选出报道重点,以此来保证采访的针对性。《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和“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展望未来,我坚信,全民健身事业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记者这一份职业看似光鲜艳丽,可背后凝聚着许多艰辛与付出。第一次参与全国两会报道,从最初的焦虑紧张,到后来逐渐适应,特别感谢我的同事和领导。在采访中,记者“一人一处”,对会议情况可以快速了解,但对全局关注较少,需要后方同事及时沟通指导,也正是在这种密切沟通中,产生了很多临时策划,共同创作出报道的亮点。今年全国两会虽已闭幕,但我希望这段充实的报道经历能永远伴随着我的记者生涯,鼓励我一直做好记者这份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体坛时评
   第07版:青少年体育
   第08版:体彩天地
炼成好裁判莫怕惹争议
用文字记录春天的盛会
暑假来了 运动一“夏”
广告
中国体育报体坛时评06用文字记录春天的盛会 2022-06-14 2 2022年06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