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体育产业
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体育消费
——从深圳成都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看异同

  本报记者  张小可

  “深圳人均体育消费为3492.21元”;“成都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518.6元”……日前,深圳、成都分别发布了2021年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而在国家体育总局2020年公布的40个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里,深圳、成都均在其列。

  两地的调查报告显示,深圳市民经常性参与的运动是长跑、健身走运动,其次是羽毛球、篮球、游泳、健身、瑜伽、乒乓球;成都市居民最喜爱参与的运动项目里跑步、羽毛球、篮球、游泳、山地户外排名前五。

  由这些统计可以看出,居民休闲运动的选择日益多元化。跑步类运动在两地排名均为第一,羽毛球与篮球在两个城市都榜上有名。随着深圳市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基础设施的完善,长跑、健身走运动的易参与性逐步提高,深圳市民参与的意愿增强,参与率达到48.4%。再看成都,据咕咚运动统计,截至2021年底,注册使用其手机客户端的成都跑友数量接近千万,占全国总用户的5%,跑团数量高达6496个,在全国排名第四。

  羽毛球为两大城市居民参与度第二高的项目。据悉,在成都,长期进行羽毛球运动的人数超过50万;全市每年举办羽毛球赛事活动达300余场次,固定举办的品牌赛事有亚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赛、西部羽毛球文化节、成都球王羽毛球争霸赛等;拥有4片及以上羽毛球场地的羽毛球馆超过100个。日前,“i深圳”体育场馆一键预约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接入羽毛球场地达1319片,由此可见,深圳拥有良好的羽毛球运动群众基础及场地设施。

  两个城市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也高度相似。深圳市民在体育用品消费上的支出最高,人均消费为2419.98元,占体育消费的比重为69.3%;其次为健身休闲,人均消费为579.36元,占比为16.6%。成都市民在体育用品消费上也花费最多,人均消费支出939.6元,占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比重37.3%。居民人均健身休闲消费、体育旅游消费支出分别为585.6元、415.7元,位居第二、第三位。

  2021年,深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47元,人均体育消费为3492.21元;2021年成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55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518.6元。通常来说,经济发展速度快,消费水平相应地也会提高,而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体育消费有直接关联,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决定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从两地的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来看,基本符合这一点。

  清华五道口体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体育消费报告》显示,深圳属于集中型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均收入高,市民进行体育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强。在体育商品供给上,政府重视体育产业和消费发展,新型的体育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也往往先出现在这些头部城市。成都属于资源型城市,虽然人均GDP低于一线城市,但作为省会城市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赛事资源,体育企业在开拓市场时也更倾向于选择这些城市,因此体育商品供给较为丰富,城市体育消费可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青少年体育
   第07版:体育产业
   第08版:体彩天地
数字体育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陆冲 成户外消费市场新宠
桨板 年轻人流行“水上漂”
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体育消费
国内运动护具行业固本拓新
中国体育报体育产业07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体育消费 2022-08-04 2 2022年08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