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子纯
每天清晨,60岁的杨保国和跑友准时出现在北京四环边,开启日常公路跑。新年伊始,他仍旧没有缺席,在28.9公里内跑出了一个“福”字,用运动的方式祈祷自己兔年平安健康。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长跑,杨保国收获良多。
“我在30多岁的时候身体状况不太好,每个月都得去协和医院看病。后来通过身边的人接触了跑步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跑了一年,竟然再没因病去过医院。”杨保国说。保持身体健康是他坚持跑步的动力,从短距离到马拉松,从公路跑到越野跑,从北京到天津,杨保国越跑越上瘾。
53岁那年,杨保国参加了京津冀超级马拉松赛北京站活动,从北京天坛公园南门出发,一路向着“天津之眼”前进,全程141公里,杨保国以15小时4分钟的成绩完赛获得冠军。他说:“没想到我还有这种能力,超乎自己想象!”为这趟超马之旅,杨保国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他每周绕四环路训练一次,不断提升耐力。同时,他在跑前做足了防护措施,避免受伤。
伤病是每个人在运动中最担心的。杨保国也受过伤,听到过质疑,对此,他表示:“跑步会不会受伤因人而异,视个人身体条件而定。对于广大健身爱好者来说,为了在运动中避免受伤,应该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另外,在夜间跑步时也需要注意道路安全。”
2022年,杨保国第22次参加了北京马拉松,用时3时08分49秒,依然高水准完赛。相较于年轻时总想着提高成绩,杨保国现在更强调“健康跑”,重新找回初心,通过跑步带来健康的体魄。他希望更多人加入全民健身的队伍,“每个人的锻炼方法不一样,不论是跑步、跳绳,还是游泳、篮球,只要走出家门动起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都对健康有好处。”
他还欣喜地发现,如今喜爱运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希望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快乐。”杨保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