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丁 康译中 罗小刚
14支小队同台竞技,26个昼夜连续鏖战,50余个课目激烈比拼。近日,在陆军某集训比武中,第七十七集团军某旅一支12人小队,以五个第一,四个第二的成绩荣获“金牌小队”,在这次比武中,李正勇因出色的表现被评为“金牌勇士”的荣誉称号。
那天起 金牌就是目标
2020年,当新入伍的李正勇第一次进入旅史长廊时,他就被荣誉墙上出国比武事迹深深吸引住了,心中暗暗立誓“一定要成为他们。”在义务兵期间,李正勇稳扎稳打、刻苦训练,出国比武的信念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有方向就会充满干劲,有目标就绝不罢休。”两年后,李正勇凭借着出色的军事素质,被单位推荐参加了一次比武队员海选,初战集训,面对一周三次的重装奔袭,身材瘦弱的李正勇只能勉强“跟跑”。“基础薄弱就加倍努力,哪里不行就猛练哪里。”李正勇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跑在集训队的最前面!
面对高手如云的集训队,李正勇总是最拼的那一个,每天凌晨5点,李正勇总能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不曾缺席。唯有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见证着他奋斗的足迹,从5公里、10公里,再到15公里、20公里……有限时间里训练量逐渐增大,一个半程马拉松每天雷打不动。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李正勇从百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了比武队员。从此,李正勇开启了他的“逐梦之路”。
那一次 金牌离我们很近
2023年,李正勇作为正式队员,跟随小队参加比武,比武期间,从全陆军选拔出的精英队伍,依次经历“勇士周”“魔鬼周”“炼狱周”“决斗周”等一系列极限试炼。
在“决斗周”正式打响的那天,李正勇所在的小队趁着夜色出发,迅速行进在寂静的赛场上。当小队正在进行水上渗透这一课目时,李正勇听到对讲机里传来“小队注意,前方有一提拔,小队须在十分钟内完成翻越。”的声音。担负前方尖兵的李正勇迅速翻上堤坝,架好绳索,为了保持绳索的稳定,李正勇用双手紧紧拽住绳索,以便后续队员能够顺利通过。可就在第3名队员翻越时,绳索却突然滑落,后续跟进的队员们只能重新架绳,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行进速度。
按照任务指示,李正勇和队友们在躲避侦察的同时,还得处理复杂突发的战场情况。李正勇所在的小队虽然按时按规地完成了各项突发情况的临机处理,但因为之前的失误,小队与金牌失之交臂。
一年后,当李正勇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只能惋惜道:“那夜我们离冠军离的很近。”
那一天 奔着金牌去
宣布结果的那一刻,李正勇还有些恍惚。他紧握的双手终于放松,这一刻他如释重负。
一年来,李正勇总是对错失金牌这段回忆耿耿于怀。再一次参加小队比武,李正勇心中憋着一股劲,出发前,李正勇和队友们下定决心:“奔着金牌去!”
赤日炎炎,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气息。小队在魔鬼周的最后三天两夜中,连续完成了二十余个科目,剩下最后一个科目是重装十公里,而这也是关系到能否顺利过渡到下一周的关键,跑的快则“晋级”,跑不快则“淘汰”。
李正勇和队员们丝毫不敢懈怠;李正勇一口气跑在前面,一边调整呼吸,一边控制步幅,连续四天三夜的长途行军,让每个人的脚上都磨起了水泡,崎岖的路面上充斥着大大小小的石子,让每一步都是煎熬。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狙击手阿旺郎杰扛着沉重的反器材狙,明显体力不支,开始减速。“如果不减轻重量,可能会中暑。”得知情况的李正勇毫不迟疑地抗过战友肩上的枪,并继续保持前进。
“71分钟!”当最后一个人通过终点时,打卡器上显示的时间明显少于大家的预期,小队也顺理成章地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李正勇的坚韧不拔,也激励着队员们奋力拼搏。
“加把劲儿,干就完了!”伴随着李正勇的口头禅,队友们紧接着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小队在“决斗周”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地荣得了金牌,李正勇也因其出色的表现被组委会授予了金牌勇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