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治山 索瑞君
连日来,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基地训练场上,干部战士同台竞技,战高温、斗酷暑,比成绩、拼作风,呈现出一派火热的练兵景象。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军事体育训练中人员参训率不高、课目内容训不全、时间和效果不达标等问题,该基地坚持目标导向、因人施策、以考促训,大力开展军事体育训练达标创优活动,不断提升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小目标激发训练动力
“张皓博3000米跑,13分30秒。”听到考官报出自己的3000米跑成绩,警士张皓博长舒一口气,在刚刚结束的军事体育考核中,他终于突破了以往成绩。
看着张皓博高兴的神情,大队长杨慧东不禁回想起半年军事体育考核中,基地对全体官兵进行了军事体育通用五项考核,结果近17%的官兵不及格,优良率只有75%。“坚决落实军事训练一票否决制,大力根除‘60分万岁’的消极思想,人人要有不达优秀心不安的紧迫感。”在交班会上,基地主任李坤的一席话引起了官兵的深思。
对症用药才能药到病除。随后,该基地结合半年军事体育考核成绩,全面分析基本情况,并成立由教研室教员组成的训练指导小组,结合官兵考核成绩提出意见建议。同时,他们还围绕“突出打牢基础,严格按纲施训”为主题,组织官兵展开专题教育和群众性讨论,引导官兵矫正思想偏差、重视基础课目训练。
“有目标才有动力。”杨慧东告诉笔者,基地严格依据大纲,为每名官兵确定训练目标,刚性落实训练标准,一大批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训练尖子脱颖而出。
小分组助推能力升级
“3公里跑成绩优秀,转入30米×2折返跑训练。”近日,在体能训练前,值班员胡保东将参训人员分为若干小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补差训练。
经过对半年考核军事体育训练成绩分析发现,由于军事体育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官兵个人也存在短板弱项,如果按常规训练计划开展,短板弱项难以得到有效加强。
“精细筹划、精准施训,才能确保平时过得硬、战时打得赢。”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按照大纲要求,科学筹划训练内容,遵循先基础体能后实用技能、先单项后综合的训练规律,循序渐进、科学组织。在此过程中,通过分析训练进度、剖析个人短板,研究形成“一人一策”“一类一案”等强化措施,认真制订每周军事体育训练计划,将人员精准分流至对应的强化训练组,从组训源头上固强补弱,让官兵在训练课目上不断“过关升级”,解决以往“吃大锅饭”导致的训练效益不高等问题。
新方法带来新收益。教导员马超训练刻苦,3公里跑成绩名列前茅,唯独单杠引体向上是他的短板。过去,他是强项吃不饱、弱项吃不消,现在分组分层施训后,他在强项课目上成绩达到优秀后强化弱项课目训练,同时还有教研室教员进行专项辅导,帮他补齐了训练短板。在前不久组织的军事体育训练阶段性考核中,马超的单杠引体向上达到了优秀水平。
小考核倒逼训练转型
“杨慧东,军事体育考核成绩439分,大家要在训练中向他学习。”交班会上,该基地相关负责人对阶段性军事体育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官兵进行大力表扬,介绍他们的训练经验,树立起训练有功、训练有为的鲜明导向,有效调动了广大官兵积极训练的内在动力。
“以考促训是提升训练成效的重要举措,以此树立严格施训、奖惩分明的鲜明导向,才能让训练热度不减、标准不降。”该基地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以群众性练兵比武为抓手,采取随机抽考的方式,浓厚“比学赶帮超”的训练氛围,引导官兵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近日,笔者在该基地组织的阶段性军事体育考核现场看到,考核内容从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3000米跑等基础体能课目中随机抽取。考核时,参考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并由基层风气监督员全程监督录像,确保成绩真实有效。
警士张国强的30米×2折返跑成绩在本单位名列前茅,但考核时抽到了单杠引体向上。走下考场,张国强感慨道:“以前知道考什么、什么时间考,能够‘重点准备’,这次考核击中了训练的‘软肋’,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更感到练兵备战的紧迫感。”据悉,该基地将针对考核暴露的短板弱项,改进训练思路,加大补差力度,把考核经验真正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