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6:青少年体育
一位青训教练的三忧一喜

  新华社记者 马邦杰 王镜宇 韦骅

  国脚张烁退役之后,前年在家乡北京开办了一家足球青训俱乐部,并设有一个重要目标:培养精英球员。两年来,俱乐部参训的孩子由最初的十几个增至两百多,收支平衡,势头良好。

  然而,张烁却高兴不起来。亲身参与青训之后,他多了一些忧虑。

  忧虑一:优秀的青训教练何在

  张烁认为,青训领域优秀教练匮乏,这是困扰中国足球青训的一大问题。

  “我们有好的青训教练,但为数不多,也难碰到。”他说。

  张烁说,北京乃至中国一直不缺有踢球天赋的孩子,但不是缺少接触足球的机会,就是接受了错误的训练,导致成年之后难有成就。“我见过一些球员,很有天赋,但因为小时候没接受正确的训练,后来技术平平,而且难有提升。技术训练是有敏感期的,过了敏感期即使再努力去补救,也是事倍功半。”

  张烁发现即使一些青训俱乐部精英队的球员也技术粗糙。“很多孩子连基本的脚弓传球都做不到位。问题出在哪里?一目了然。”他说。

  忧虑二:青训教练的动力何在

  张烁说,负责的青训教练就像能工巧匠,看到璞玉就想把它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也是他从事青训的心态。

  张烁的俱乐部两百多个孩子中,就有几个有天赋的球员。“有天赋的孩子对足球有特殊悟性,或者就是大家说的灵性。他们有些东西都不用教练去教,无师自通,或者一说就懂。”

  但这些孩子小学毕业之后,绝大多数都要被迫放弃足球,投入学习,消失在“12岁退役”现象之中。

  教练在看到自己用心培养的孩子为了学业放弃足球后,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这样,会慢慢丧失用心培养优秀球员的动力。”

  “我们大家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孩子坚持踢到16岁?”他用近乎哀求的口气说,“那时孩子基本就能确定将来自己能否从事职业足球这条道路了。”

  忧虑三:青训教练如何被看到

  张烁说,青训对于优秀教练以及那些有志成为优秀教练的人缺乏吸引力,因为他们在这里看不到上升通道。他说:“优秀教练都希望自己能站到更高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我们青训领域的教练上升通道在哪里呢?有些即使能力出众,也难被看到。”

  张烁俱乐部有位教练是他以前职业俱乐部的队友,名叫高增翔。他的目标就是要当一名出色的教练,因而他不计功利地工作。

  “高教练带我们俱乐部的精英队。一旦发现球员技术有问题,他会主动联系球员家长约定时间给孩子加练。”张烁说,“一般球员加练教练都要单独收费,我们高教练分文不取。他就想当一名好教练。”

  高增翔说他已经考取了足球教练和体能教练证书,平日也在学习英语和世界先进训练理念,自己努力进取,希望将来能有上升的机会。

  “但现在看来,青训领域的优秀教练并没有明确的上升通道。”张烁说。

  一可喜现象:懂球的家长越来越多

  张烁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深刻理解足球内涵的家长正在增加。这令他振奋。

  他说,不少家长开始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足球,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体育项目,里面还蕴藏着人生机会。

  “我们俱乐部一些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将来不一定要通过高考上大学。”他说,“假如大学这扇门关上了,足球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踢球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他们将来即使不上大学,不走职业球员的道路,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接受文化教育,从事教练、经纪人、球探、分析师等与足球有关的工作,也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张烁说,如果像这样支持孩子踢球的家长越来越多,家长们对于足球的认知逐渐提升,就将推动“12岁退役”等问题的解决,也将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积极信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青少年体育
   第07版:健身视点
   第08版:体彩天地
中非足球友谊赛 竞技交流进校园
体育公益夏令营关爱农村未成年人
安徽推出体育科普小课堂
全国青少年皮划艇U系列联赛激战滦河
一位青训教练的三忧一喜
全国幼儿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召开
长春青少年迎接五大挑战
中国体育报青少年体育06一位青训教练的三忧一喜 2024-09-26 2 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