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6:健康快车
科学运动舒心度夏

  本报记者  顾  宁

  蝉鸣渐起,当空调房与冰西瓜成为夏日标配时,你的身体正面临多重“诱惑”与“挑战”。脱水、中暑、肠胃紊乱……这些夏季健康隐患,正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生活。如何在炎炎夏日保持身心舒畅?

  及时补水。夏季人体日均出汗量可达1-1.5升,但补水并非盲目豪饮,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15-20分钟饮用100-150毫升,才能让水分真正被身体吸收。除了凉白开,富含电解质的椰子水、运动饮料也是夏日补水佳选,可有效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钾元素。需要警惕的是,含糖饮料虽能带来瞬间清凉,却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升。

  控制饮食。高温环境下,人体消化酶活性降低,食欲减退,此时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冬瓜汤等。苦味食物堪称天然“去火神器”,苦瓜中的奎宁成分可解热消暑,苦菊富含的维生素C则能增强免疫力。值得注意的是,夏季细菌繁殖速度比常温快6-8倍,剩菜剩饭务必冷藏保存,并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凉拌菜制作时,可加入蒜泥、柠檬汁等天然抑菌剂,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错峰锻炼。夏季最佳运动时间为清晨6-7时或傍晚18-19时,避开10-16时的高温时段。运动前30分钟饮用300-500毫升水,运动过程中每15分钟补水100-150毫升。户外锻炼时,建议选择速干面料衣物,搭配宽檐帽和防晒指数50以上的防晒霜,防止紫外线伤害。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先兆,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少量饮用淡盐水缓解症状。

  循序渐进。不要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应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尤其是长时间未运动的人,更要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如散步、简单拉伸,再逐步过渡到慢跑、游泳等运动。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等严重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即使是轻微的肌肉酸痛、关节不适,也不要忽视,可适当休息或调整运动方式。运动后身体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物质,除了补水,还需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如鸡蛋、牛奶、全麦面包等,帮助修复肌肉,恢复体力。但注意不要在运动后立即大量进食,可在运动后30分钟左右开始补充食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
   第05版:各地风采
   第06版:健康快车
   第07版:健身视点
   第08版:体彩天地
创新驱动 山东体卫融合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科学运动舒心度夏
多方联动齐抓共管 减轻慢性病
预防跟腱断裂从避免过度运动开始
肥胖儿童减重把握“吃、动、睡”
中国体育报健康快车06科学运动舒心度夏 2025-05-21 2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