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沈正新 刘鑫
何广怎么也想不到,影响他进入体能“特三”(军事体能特三级)的,居然是这“60米”。
何广是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教研部军士教员。自幼习武,身体素质、军事技能都是呱呱叫,每次比武竞赛奖牌、奖状更是拿到手软,可他不满足于此。前不久,当他听说单位要选拔训练尖子备战特三达标考核,他立马报名参加,决定向特三发起冲刺。
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其他课目成绩他都能达到平均分以上,可就是30米×2蛇形跑成了老大难,训练成绩总在18秒左右徘徊,硬生生的“绊”住了何广的“特三”梦。
成绩不够,努力来凑。何广选择自我加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成绩虽然有了小幅度提高,但由于高强度训练,导致用力过猛,伤到了脚踝,只能暂停两周训练。训练太用力造成了训练伤,反而耽误了训练,这该怎么办?带着疑问,何教员找到了专业体能教员赵钦。
“体能不仅要苦练,还要巧练,切不可盲练!” 经过赵钦的指点,何教员对30米×2蛇形跑需要掌握的力量、速度、反应、变向和制动五种能力进行专项强化训练。经过几周艰苦训练,何教员沉稳的站在标杆前,当听到“预备,跑!”的口令后,只见他步伐灵活、过杆干脆、一气呵成、丝毫没有多余动作,跑出了16秒42的好成绩,圆了“特三”梦。
经验分享:练习30米×2蛇形跑能提高战士的速度、灵敏反应能力,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快速变向能力,在战斗中帮助战士快速突击、有效规避敌人火力及障碍。
30米×2蛇形跑一般分为起跑、绕杆、折返、冲刺四个步骤。
30米×2蛇形跑主要发力于下肢、巧于高效变向技术,是力量、速度、反应能力、变向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综合体现,训练时应该重点把握:
力量:靠腿部爆发力,腰部的核心支撑,双手协调用力摆臂来完成。
速度:直线距离移动和过杆需要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来完成,蛇形跑的难点就是过杆技术,过杆时动作速度快,才能缩短过杆时间,提升运动效率。
反应能力:指起跑反应和身体闪躲过杆反应,反应的快慢将直接影响起跑速度,以及跑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变向反应能力。
变向能力:包含了“快”和“变”两个要素,两者缺一不可,“快”主要是指反应和动作速度快,“变”是指方向和动作的变化,也就是变向能力,其中“变”是基础,“快”是关键。
控制能力:建立在良好的体能素质和动作的熟练程度之上,动作越熟练,控制能力就越好。
课目简介:30米×2蛇形跑是军事体育训练大纲中基础体能训练考核课目之一,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速度与灵敏素质练习。30米×2蛇形跑能增强包括臀部肌群、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等肌肉在内的下肢肌群力量以及核心肌群稳定性。
《军事体育训练大纲》中规定,男军人30米×2蛇形跑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评定,是一、二、三类人员男军人的必考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