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军体之窗
☆武警甘肃总队酒泉支队~~~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创新军体训练方法
30米×2蛇形跑这样练~~~
~~~
~~~——记某工程兵大队勤务保障连中士许德凯
拼搏铸就全能尖兵
——记某工程兵大队勤务保障连中士许德凯

  刘先  谷永敏

  近日,某工程兵大队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中士许德凯获得军事体育共同课目总评第一名。入伍7年来,许德凯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狠抓军事体能训练,锻造成为全能型人才,他坚信:“只有敢打敢拼,才能勇往直前。”

  “六边形战士”

  去年底,机关组织比武竞赛的消息一出,许德凯第一个报名参加。正如大家所料,他把军体类课目报了个遍。

  许德凯是连队公认的“六边战士”,在体能素质方面几乎没有弱项。但许德凯也很清楚,连队勤务保障任务重,特别是作为驾驶员,仅靠每天下午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时间,成绩不可能得到大的提升,也很难在高手云集的比武中取得好名次。

  “要想成绩有突破,只能在休息时间加练。”无论晚上出车还是站岗,第二天早上许德凯都会早起一小时进行体能训练,寒冬腊月的清晨,总能看到他全身热气腾腾。开饭前,到器械场拉几个单杠;点名后,到操场跑一个5公里;每个周末,他还会给自己安排一个“半马”;节假日,要是在宿舍里找不到许德凯,那肯定能在器械场或健身房看到他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出色的体能素质和拼搏意志,许德凯在比武中取得单项3个第一、1个第二、2个第三的好成绩,荣登军事体育共同课目冠军的领奖台。

  “金牌教练员”

  “一人强不算强,全员强才是真的强。”许德凯不仅是连队的体能尖子,还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员”。

  担任分队长以来,他把军事训练放在工作首位,从严从实抓训练,因人而异搞组训,通过训练成绩将分队人员划分小组,采取“一对一”结对子方式,以强帮弱、以老带新。对于基础较差的战士,他利用业余时间单独教学、重点帮带。

  30米×2蛇形跑一直是下士韦健的弱项,每次成绩离合格总差那么一点点,为此,许德凯反复观察他的跑步姿势,从起跑、变向到冲刺动作,逐个寻找问题。最终,许德凯找出了韦健的薄弱点——没有领会“前脚掌着地”这一发力动作要领。

  针对这一弱点,许德凯让韦健从最基本的跑步姿势练起,并建议韦健平时走路可以翘起脚跟寻找感觉。这个妙招使韦健很快攻克了难关,再测试时,他已经跑出了18秒20的好成绩。

  在前不久上级组织的“金牌教练员”考核中,许德凯凭借新颖个性的组训形式、灵活多样的组训方法,获得考核组肯定,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训练伤专家”

  一次,许德凯在跑步过程中感到左膝疼痛,去医院检查结果为髂胫束水肿,医生建议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半年不练,体能不就废了?”好强的许德凯一开始并没有听从医生的叮嘱,依旧坚持训练,可跑步的距离稍远膝盖就会钻心疼。

  许德凯开始认识到,既要有好的训练习惯,也要有好的训练方法,这样训练才能科学高效。此后,他坚持撰写训练日记,记录每天运动量,还根据任务实际及各时间段身体状况,详细制订训练计划,以便更好地提高训练成效。同时,许德凯在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上选学《常见训练伤防治》《军事训练伤诊疗》《常见训练伤紧急处理》等课程,提高自身伤病防治知识素养。

  在受伤的那段时间里,许德凯也没有放松自我要求,膝盖受伤不能跑步,就练上肢和腰腹,在兼顾膝盖康复训练的同时,加强上肢和核心力量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科学训练,许德凯不仅战胜了伤病,训练成绩也没落下。

  今年年初,许德凯受邀在机关作先进事迹报告,结尾发言时他这样讲道:“不惧挑战、迎难而上,始终保持冲锋姿态,才能真正赢得荣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专题
   第04版:赛场纵横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军体之窗
   第08版:体彩天地
春季练兵正当时
“组合套餐”提升练兵质效
军士教员轻松取得“特三”证
利刃出鞘
拼搏铸就全能尖兵
中国体育报军体之窗07拼搏铸就全能尖兵 2022-04-27 2 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