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瑞君 马若瑾
“杨钊林,3000米跑成绩12分14秒,按大纲标准该课目得分为108分!”听到跑步考核成绩再次刷新,第一机动总队某部后勤专业训练队班长杨钊林信心倍增。然而他也曾因心肺功能不足,导致跑步成绩落后。
作为班长,杨钊林精通驾驶技术,在组织驾驶员集训队训练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参训学员。但由于忙于业务工作,在一次考核3000米跑过程中,他明显感到自己的呼吸跟不上节奏,越跑越累,最终跑出刚刚及格的成绩。
痛定思痛,他开始根据自身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3000米跑主要取决于腿部力量和呼吸,腿部力量是足够的,主要的问题出在呼吸上,症结在心肺功能不强。经过和战友们交流探讨,杨钊林意识到他遇到的呼吸问题,也是很多战友在跑步中遇到的“拦路虎”。
如何克服?经过战友指点和自己研究,杨钊林最终确定采用“法特莱克跑”来提升心肺功能,经过一段时间训练,跑步不再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速度也越跑越快,最终在考核中屡次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绩。
课目介绍:法特莱克(fartlek)跑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瑞典教练古斯塔·霍迈尔创立,是一种以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为主、适当发展有氧与无氧混合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的耐力训练方法,其实质是在跑中插入一系列不定时间、不定距离的加速跑、反复跑甚至快速冲刺,持续跑的负荷和间隙休息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和最佳心率范围内,对心脏功能有较大的锻炼作用,同时由于肌肉活动有间歇时间,也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和机体抵抗疲劳的能力。
相较于传统的慢跑,法特莱克跑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让人一边凭感觉跑动,一边同时锻练有氧和无氧系统。换句话说,训练过程可以选择从400米冲刺到马拉松距离之间的任何配速,并随意转换。适当地加入这样的训练内容,将会使跑步锻练更为有效。
经验分享:不少新战友在刚接触跑步时,由于缺乏系统的锻炼,跑起步来呼吸紊乱、步伐沉重,没办法一直坚持同样的速度奔跑,身体极易出现疲态。用法特莱克跑步方式,就可以很好地缓解初跑者的困扰,同时还能增强跑步能力,加强肌肉的耐力。
运用法特莱克跑锻炼时,全程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感受,自由切换,不需要给自己过于严格的要求,不需要超负荷的训练跑,全程以自己舒适愉悦的状态进行。在奔跑过程中自己可以随机设定目的地,可以避免枯燥乏味,更能有效缓解跑步运动时神经的疲劳。
以3000米跑为例,热身后,以适当的配速跑1至2分钟,提速1分钟,然后降到正常配速,恢复1分钟。接下来提高速度60至90秒,然后再降速。重复这个循环,直至跑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