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6:健康快车
运动前科学评估让锻炼安全有效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刘昕彤

  每个人在开始运动前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才能在运动中有的放矢,做到安全有效。不过,计划究竟应该如何制定?据陕西省体科所专业人士介绍,运动前要了解一下运动的基础知识,了解和分析自己的身体基础,做好数据评估,在身体情况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评估身体情况,首先自测体育锻炼准备状况调查表,用于了解任何可能损害运动能力的医疗情况,例如是否在服用药物、是否有某些基础病。之后,建议在专业机构进行身体成分、心血管耐力、力量、灵活性等测试,了解构成总体重的身体的不同成分,例如体脂率多高、脂肪肌肉占多少,衡量心肺活动时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能量的效率,测量肌肉群一次可施加的最大力量,帮助查明哪些肌肉群更强壮,哪些肌肉群比较脆弱,从而确定需要哪些训练项目帮助刺激,灵活性测量关节的柔韧性,确定是否存在姿势不平衡,脚部不稳定或活动范围受限等问题。

  通过这些测试,运动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整体了解,后期可以针对薄弱的地方进行加强。

  以跑步为例,运动计划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制定:

  周期性原则: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周期,根据当下的目标,对每周的训练进行安排。例如正在备战马拉松,离比赛日还有10周时间。可以把这10周分别拆解成四个周期:准备期(1周),最大摄氧量提升期(4周),专项能力提升期(4周),调整/比赛期(1周),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小周期,来安排训练计划。

  适应性原则:人在接受训练的过程当中,身体会发生变化,并不断地适应训练模式,因此要根据当下的训练情况,结合运动手表等监测工具进行动态调整。例如正处于专项提升期,发现自己在这个周期的第二周异常疲劳,能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那么就需要酌情减少跑量,或者降低强度,来调整状态和身体,而不是继续坚持,最终受伤,而让整个训练周期打乱。根据当下的情况来不断地调整,才是科学的训练方式。

  参考性原则:虽然运动计划应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但还是有一些普适性原则适合大多数人,并值得参考。例如:有氧训练占据总体跑量的80%左右,强度训练安排在20%左右;每周跑量的提升,不要超过上一周的10%等。

  不忽视力量训练:这里的力量训练,并不是撸铁增肌,而是针对跑步专项进行的训练。力量训练是减少受伤,提升跑步经济性的关键,但是收效很慢,至少需要长期坚持3-6个月,才能看到明显变化,所以一定要在每周的训练当中,穿插加入至少2-3次力量训练课程,长此以往,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辅助跑步的力量训练可以侧重全身性基础力量训练,尤其是肢体和身体核心区肌群力量耐力的强化,比如平板支撑、深蹲、俯卧撑、臀桥等,目的在于弥补薄弱环节,均衡发展,以及稳定肌群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赛场纵横
   第05版:各地风采
   第06版:健康快车
   第07版:军体之窗
   第08版:体彩天地
运动前科学评估让锻炼安全有效
对抗甲流 运动增强抵抗力
四川开展社区体质健康测评
跳绳训练增强体质
科学锻炼促进中老年女性骨骼健康
河北体科所举办科学健身普及系列活动
中国体育报健康快车06运动前科学评估让锻炼安全有效 2023-03-22 2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