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思彤
时间:9月24日13点
地点:媒体村医务室
13点,一名记者来到媒体村医务室,她的症状是咳嗽、流鼻涕。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就是静静等待,平时或许没有患者,一旦病人来了,都会让大家瞬间忙碌起来——量体温、测血压……然后进入诊室。诊室虽小,但检测设备齐全。“一些小病、急病都可以简单处置。”医生说。看了看喉咙,问了几个问题,他判断患者是咽喉炎,即将引发扁桃体症状,询问了患者的体质和随身携带的药品后,他开了处方,并叮嘱患者如果体温升高要马上复诊。
媒体村医务室的医生来自杭医三院,具有急诊经验,“这里必须快速作出判断,一是设备器材有限,二是记者的时间很紧,来这里的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夫。”医务室的药品储备比较充足,有治疗伤风感冒、腹泻、擦伤等方面药品,还配备了除颤仪等急救装备,一辆救护车24小时待命。
目前,媒体村医务室已接诊了几十位患者,大部分是伤风感冒、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等季节性疾病,也有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陈旧性职业病患者来开些止痛喷雾、膏药。“我们这里和别的地方不同,越冷清越好,没有人来才说明大家都是健康的。”护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