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8日,由冠军基金、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与体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社区儿童运动指导师培训班在北京启动。
开班仪式上,冠军基金秘书长、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与体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小峰表示:“家庭和社区是培养儿童运动兴趣、影响其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的首要阵地,体育更是促进社区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培养更多的社区儿童运动指导师,希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让社区更和谐更美好。”
中华女子学院社工学院党总支书记巫晓莲也强调了体育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学员们能够积极参与培训,为社区儿童的健康和成长贡献力量。
活动中,冠军基金金牌志愿者孙孝贞奶奶还分享了自己在社区十年多来,带动成千上万老人和孩子参与运动的亲身事例,勉励学员积极投身于社区儿童体育教育行列。
此次线下培训从18日启动至21日结束,为期4天,共有包括女院学生、运动员、社区工作者等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内容涵盖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动作发展、儿童体育活动设计原理及游戏化教学方法、体育与社区儿童发展、幼儿手球理论和实操课程等。此外,还在培训前安排了儿童体适能基础理论、儿童体育指导相关线上课程学习。培训经过考核,学员将获得由冠军基金颁发的社区儿童运动指导师结业证书。
冠军基金2011年起即发起了社区儿童快乐运动公益项目,致力于借助社区平台和资源培训志愿者,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促进儿童快乐健康成长。同时通过培育、孵化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社团,促进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截至2021年底,项目累计开展600多次活动,受益儿童达到上万人次。为解决社区儿童体育指导人才缺乏的问题,项目于2021年末启动了社区儿童运动指导师培养计划,并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直播课程,培训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365名学员,获得良好反馈。
此次培训由冠军基金与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与体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女院社工学院承办,女院体育部协办。(赖 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