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社体家园
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社体指导员作纽带
以运动为名 筑幸福之城

  本报记者  王子纯

  “打了一身汗出来,很舒服!晚上也能睡好觉。”晚上9时,社会体育指导员黄文芳结束了柔力球锻炼回到家中,这项运动她已坚持了二十多年。不久前,她带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柔力球队参加了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线上展示活动,收获最佳人气奖和最佳展示奖。此前团队还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举办的柔力球网络视频大赛中,从全国8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收获冠军。

  令人欣喜的成绩源于大家对柔力球的热爱和专注。为了拍摄一支完美的参赛视频,队伍集中训练了二十多天,在延平区老年大学、玉屏公园等地连续拍摄。黄文芳说:“打过柔力球的人都知道,掉球是常态,但我们在近4分钟的表演里,没有一人掉球,每个队员都付出了极大努力,最后呈现的效果非常美,也很大气。”

  柔力球具有表演性、趣味性,还是一项健身功能很强的全身运动,受到中老年朋友喜爱。在延平区,柔力球项目群众参与度高,柔力球协会成立时间早,21年间共吸纳会员100余人,成立6个小分队,成为延平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一支骨干队伍。协会每年统一集中教学柔力球新套路6至8套,然后各小队分散练习提高技术水平,每年还举行3至4次的柔力球套路和竞技展演,搭建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了普及柔力球运动,这些年协会将柔力球运动送进乡村、社区、学校,让更多中老年人参与并喜爱这项符合年龄特点的体育运动,享受健康和快乐。作为延平区柔力球协会会长,黄文芳表示,能够把这个项目推广出去,服务群众科学健身,为社会、为老年人做一点事,感受到强烈的幸福感。

  “全民健身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锻炼氛围非常浓,大家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日子越过越有意思。”延平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董光明介绍,柔力球、门球、健身秧歌、健身气功共同形成了延平区的全民健身特色品牌。为了给大家营造更好的健身环境,老体协以“献爱老心、架康乐桥”为宗旨,成立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并设立了门球、乒乓球、健身气功、广场舞、柔力球5个辅导总站,不断满足老年人体育健身的需求。同时,结合实际举办辅导员队伍培训班,共有100多人获得了三级教练员、裁判员资格。

  75岁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梅桢是健身气功辅导总站站长,每天清晨,她和队友都会准时出现在延平湖畔习练健身气功。董光明说:“她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二十多年来,她积极推广健身气功,为延平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作出无私的奉献。”王梅桢退休后,成立了朝霞健身队,吸引大批中老年妇女积极锻炼。她专程前往福州学习健身气功功法,并刻苦钻研成为专家传授技能。“吃过许多苦,但也收获了许多乐趣,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逐渐成长起来,看到越来越多人因习练健身气功而重获健康,我觉得这才是我退休后的幸福人生。”王梅桢说。

  延平山清水秀,被中国气象局评为2023年中国天然氧吧,“以山水为媒,体育为介,我们的幸福感提升了很多。延平地方虽小,但环境舒心,运动开心,我们身体健康,生活就更美好。”董光明表达了延平群众的心声。“十四五”期间,延平区陆续出台《延平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延平区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延平区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9—2025年)》等全民健身工程保障政策,不断扩大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让体育深深刻入城市发展的肌理。

  近年来,延平区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区建设等城市再提升工程将体育设施嵌入到公园、绿地、城市边角地等60多个区域,新建全民健身站点300个,全区社区(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达到100%全覆盖,完善的“15分钟健身圈”让更多居民享受便利的健身、快乐的锻炼。此外,体育社会组织已达到每万人0.67个,社体指导员达到每千人拥有2.4名。各社区、村配备体育辅导站点和社体指导员达到100%全覆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初步建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
   第05版:各地风采
   第06版:健康快车
   第07版:社体家园
   第08版:体彩天地
“金龟婿”就这样被钓上来
以运动为名 筑幸福之城
中国轮滑协会代表共话轮滑滑板发展
5000健身爱好者齐聚中国全民健身走(跑)大赛
中国体育报社体家园07以运动为名 筑幸福之城 2024-03-20 2 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