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1:一版要闻
加强主动健康服务 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计划(2024—2026)》发布

  本报记者 刘昕彤

  近日,在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体育局负责人介绍了上海第一轮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评估总结,发布了《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计划(2024—2026)》(以下简称“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推动运动促健康上海模式取得成效

  2021年以来,上海市体育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共同制订全国首个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的专项计划——《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截至2023年底,上海第一轮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左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在97%以上,市民平均期望寿命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探索富有时代特征、中国风格、上海特点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取得阶段成效。

  三年来,上海加强运动健康政策保障,将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完善运动健康场地设施,推进健身设施补短板,建设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设施,纳入市委市政府新一轮民心工程和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国首创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体育局、市民政局支持各区累计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36个。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卫健委共同建成智慧健康驿站238个,完成全国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任务。

  同时,上海加强运动健康人才培养。由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卫健委共同组织“体医交叉培训”。在全国率先试点运动健康师,建立运动健康师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的互认机制。积极试点运动干预项目,各类运动干预项目有效开展。将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纳入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基本实现各个街镇全覆盖,每年线上线下服务市民超百万人次,营造运动健康社会氛围。

  树立“大健康”“大健身”意识

  在评估总结第一轮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上海市体育局会同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总工会、市残联制订新一轮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健康优先,树立“大健康”“大健身”意识,融合创新,惠民利民,为青少年、职工、老年人、军人、残疾人等各类人群提供运动健康服务。

  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为,到2026年底,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左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1%左右,市民体质健康水平和人均期望寿命等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上海特色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不断健全完善,推出一批运动促进健康的创新品牌和项目,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具体包括12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全龄友好计划,体医融合运动促进健康计划,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推广计划,体质监测服务常态化计划,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计划,职工体育高质量发展计划,老年人体育服务提升计划,残疾人社区体育康复计划,军民融合共享健身计划,体育服务配送全新升级计划,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计划和运动健康科普助力计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奥运特刊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青少年体育
   第07版:体育产业
   第08版:体彩天地
报头
巴赫称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与奥运会目标一致
无故批评中国选手是不公平的
走训制:资源夹缝中的体系建设
WADA对中国游泳选手食品污染事件处理“无偏颇”
图片报道
《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计划(2024—2026)》发布
中国体育报一版要闻01《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计划(2024—2026)》发布 2024-07-11 2 2024年07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