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一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赛事——第六届北京毽球公开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这是毽球项目首次走进国家级别的体育场馆进行比赛,吸引了来自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及北京的毽球爱好者共95支代表队近500余名运动员参赛。
本次赛事由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朝阳区体育局主办,北京市毽绳运动协会承办。比赛设毽球和平踢毽两个大项,成年男子毽球、成年女子毽球、成年男子平踢、成年女子平踢、成年混合组五个小项,共进行210场次的比赛。
据介绍,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正式申遗成功,能够在中轴线上进行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参赛运动员纷纷表示意义非凡。把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玩活、玩火,参赛运动员们摩拳擦掌。自比赛通知发布起,各地区积极响应,参赛选手中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学子,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单位职工,还有来自街道、社区、行政村的居民。虽与正在天津进行的世界毽球锦标赛在时间上存在冲突,但各地区代表队的报名热情依然十分高涨。
顺利进入决赛的选手陈雷练习毽球已经快二十年,在他看来,现在毽球还是一项比较小众的运动,但是当大家开始接触这项运动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毽球的乐趣和其独特的魅力,会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它。陈雷表示,一天多赛对于他们而言是常态,这次比赛最后能进入决赛的队伍大概要进行六七场比赛。“我们每周都会进行两三次固定的训练,有时候训练量不比比赛时的强度差,因此在正式比赛中我们通过合理分配体力,完全能以最好的状态进行每一场比赛。”
近几年,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毽球运动作为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2021年毽球作为群众比赛项目首次进入全运会,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毽球运动爱好者们的热情。
此次公开赛的举行为毽球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顾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