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萌文/图
10月末的江西,凉风刚起,秋意虽未浓,淡雅的水墨建筑里却已透着几分秋的芳香。由总局体彩中心组织开展,六家中央媒体和行业媒体组成的“汇聚微公益 添彩新征程”——优秀体彩公益金资助项目媒体采访团,走进这片红色热土,见证和感受体彩公益力量。
近年来,江西体彩聚焦高质量发展任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体彩销售持续稳步增长。2023年,江西省体彩年销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为国家筹集公益金25.08亿元。“十三五”期间,江西体彩累计销售280.47亿元,同比“十二五”增长22.29%,累计筹集公益金66.36亿元。这些体彩公益金被广泛用于体育事业,补充社会保障基金、乡村振兴、助学等多个民生领域,广泛惠及江西人民群众。
临近傍晚,下课铃声刚响,身着各类民族服装的孩子们手拿芦笙、象脚鼓、长木棍……雀跃地跑出教室。
“我很喜欢高脚(又称‘高脚马’,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为它让我可以站得高,看得远。”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小学五年级学生沈羽骏踩在竹木棍上健步如飞。
金坪民族乡小学有小学生188人、幼儿园学生77人,学校里的学生来自汉、京、侗、傣、瑶、壮、苗、彝、畲等9个民族。
2022年,金坪民族乡小学入选省级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该项目不仅完善了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也让更具当地传统特色的民族体育走进校园,丰富了校园生活。
“目前,金坪民族乡小学不仅创新开设了民族文化特色课堂,还将高脚竞速、蹴球、大型竹竿舞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纳入课后延时服务,以进一步传承和保护民族体育项目。”金坪民族乡小学校长黄晋慷说,芦笙、象脚鼓等少数民族乐器造价昂贵,在没有入选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之前,尽管学校每年“省吃俭用”,但在这方面的投入只有万元左右,孩子们只能是几个人共用一个乐器。入选之后,学校一次性得到了15万元的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课堂得以扩大和创新。
在宜春市少年体校,采访团也见证了公益体彩是如何助力该校水上运动项目发展的。
宜春市少年体校于1995年成立赛艇、皮划艇队。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该校向上级训练单位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曾获得2004年雅典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划艇冠军以及多项世界级赛事冠军,曾连续20多年在全省赛艇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赛艇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体彩公益金帮我们改善了训练环境和条件,让我们用上了新的训练基地、新的划艇,住宿环境也更好了,平常的伙食也非常好。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训练,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刚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在宜春市少年体校学习赛艇的朱窈说。
宜春市少年体校校长袁健表示:“体彩公益金为学校水上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体彩公益金在资助训练比赛场地设施建设、支持运动队参加国际国内比赛、补充运动员保障支出等方面,为学校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有力地改善了训练比赛场地设施条件、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帮助全市运动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下一步,宜春市少年体校将继续抓好体育拔尖人才培养和后备人才输送工作,让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在全省和全国赛场上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成就自我。”
同样,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专业培训游泳技能的学校和江西省游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景德镇市游泳学校也得到了体彩公益金的有力支持。
景德镇市游泳学校校长孙晓频介绍,该校是一所集常规教学、运动训练、比赛于一体的体育特色小学,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季军的程玉洁就是由景德镇游泳学校培养输送的。作为运动体育基础学校,该校一直得到体彩公益金的资助。“这笔钱主要用于三个方面:游泳场馆建设修缮、设备购置及场馆日常运行费用支出;运动员日常训练补助,运动员及教练员的赛事奖励慰问等支出;学校行政日常运行补助。”孙晓频说。
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本次媒体采访团走访的三所学校各具特色,是体彩公益金支持青少年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