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萌
近日,北京体彩中心公众号发布的一篇名为《一张彩票的自白:公益金的暖心实践图鉴》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以彩票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娓娓道来公益金背后的动人故事,让大众得以深入了解公益金的流向与意义。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勇拼搏,在11个大项14个分项上斩获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了我国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的历史最好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公益金的默默奉献。从为运动员提供科学训练保障、投入医疗康复资源,到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每一分公益金都倾注着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追求。它就像基石,为运动员搭建起通往荣耀的阶梯;又似燃料,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北京市本级公益金则是最接地气的“生活管家”,专注于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运动福利。它所投入的资金,就像灵动的精灵,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专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办。
每天晨练时路过的社区健身园,那些崭新的漫步机、太极揉推器,说不定就是公益金刚更新的健身器材;奥森公园的塑胶跑道、温榆河的骑行绿道、二环路边的口袋健身角,这些让北京人能随时“动起来”的地方,都离不开体彩公益金的投入。就连什刹海的公共冰场维护、社区里的体育指导员培训,也有它忙碌的身影。在北京的胡同里、街巷间,公益金带来的运动快乐无处不在,让城市生活充满活力与温度,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公益金的“爱心版图”远不止于此,还在不断拓展延伸。在乡村体育振兴的道路上,它积极作为,帮助偏远地区建起简易运动场,让山里的孩子也能尽情奔跑跳跃,享受运动的快乐,为他们的成长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在体育文化传承领域,它大力支持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让武术、龙舟等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
在特殊群体关爱方面,公益金更是关怀备至,为残疾人体育设施改造出谋划策,让更多人能享受运动的快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从城市到乡村,从赛场到生活,公益金就像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的方方面面。



前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