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帅
近日,“后北京冬奥”的新机遇——2023浙江省冰雪运动与文化论坛在绍兴柯桥乔波冰雪世界举行。浙江省内外冰雪专家学者、冰雪教练、体育创客及体育老师、学生家长齐聚一堂,共话冰雪运动“浙”些年的新机遇。
借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浙江冰雪运动的红利凸显——浙籍运动员首次登上冬奥赛场,取得历史性突破;冰雪场馆迅速兴起,全省建成滑雪场18家、滑冰场12家,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快速增长。
把准脉 南方冰雪的痛点与难点
在南方开展冰雪运动难吗?这个议题引发与会嘉宾的热议,他们的回答是——难!难在哪里?各有所难、不一而足。
启迪冰雪绍兴总经理张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9年乔波冰雪世界落户绍兴,成为省内首家室内滑雪场。开业之初,这项“冷运动”果然受到了冰冷待遇。当年,张迪听到最多的三个词是“不懂”“不会”“不了解”,即便如今,南方人对冰雪运动接受程度偏低、认知程度较浅的现实依然存在。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南方冰雪运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是幸福的烦恼——教练紧缺,优秀教练员更甚。浙江各地滑雪场教练分为候鸟式(北方教练)、本土式(当地培养)两种,该模式意味着教练员流动性大、水平参差不齐,成为制约南方冰雪运动发展的一大难题。
南方冰雪运动发展之难远不止于此。浙江省冰雪运动协会会长郑舟超深耕冰雪行业多年,他所遇到的是“冰雪场地之难”——南方场馆标准化程度低,而冰雪项目占地大、选址难、周期长,南方冰雪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仍具有不确定性,做大做强需要更多耐心、恒心和信心。
开处方 南方冰雪的发力点与突破点
困难面前,与会嘉宾纷纷为浙江冰雪“开方抓药”。
“浙江经济发达、百姓富裕、山水资源丰富,为冰雪+旅游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看来,南方发展冰雪运动有先天基础,未来值得期待,并现场展示了一张被誉为“引起业内轰动的照片”——浙江某滑雪场人山人海。十多年间,浙江冰雪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开始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门庭若市。
年轻人是滑雪主体人群,如何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冰雪?绍兴柯桥是这道难题的高分答题者。会上,绍兴市柯桥区教体局局长徐迅给出了答案——“冰雪两步走”战略,即先推进冰雪进校园,后带动民众滑雪。
绘愿景 诗画江南的冰雪梦与经济账
后冬奥时代,浙江冰雪运动的变化是喜人的,各地雪场、冰场陆续建成,客流爆满;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力量,从业内人士到普通民众,发展冰雪运动的心更齐了,眼光更远了。
浙江冰雪要用好“冬奥遗产”,加强省市多级联动,举办更多冰雪赛事,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促进冰雪运动与旅游、文化、教育等各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人人“喜欢冰雪、参与冰雪、享受冰雪”的美好愿景,为实现体育强国、冰雪运动强国贡献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