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青少年体育
积极开辟青少年体育新路径(下)

  公冶民(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交流中心原副主任)

  竞技体育

  进校园、进课堂、进课余生活

  首先,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体教融合的政策导向。体教融合,最重要的方面是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虽然过去的学校体育中包括了课外训练、学校运动会、学校运动队、校外体育比赛等竞技体育内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也明确了学校体育中的一些竞技体育内容。但是,由于在制定《条例》时,还没有“竞技体育”提法,所以《条例》中没有明确提出“竞技体育”的表述。这是历史上造成体教分离的缘由之一。过去,对竞技体育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存在着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排斥的现象。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已经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三足鼎立构成主体体育运动。体教融合成为当前和今后体育工作的主要要求,必然要求学校开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既是群众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既要开展全民健身,也要开展青少年竞技体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新时代,学校体育本身需要全面发展,需要发展竞技体育,改变学校竞技体育滞后现状。

  其次,竞技体育以竞赛为主要手段,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其中的教育内容。学生乐于参与的教育,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学校竞技体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的,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竞技体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和竞赛,通过争取优异成绩,获取奖励和荣誉,形成全面的竞技体育教育,体现竞技体育教育价值。没有竞赛、没有锦标和荣誉的竞技体育,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体育。学校竞技体育,不单是要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且要体现体育教育的全面价值,要充分利用竞技体育教育价值,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单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忽视体育教育价值,不是体教融合的要求。观念正确,道路才能正确。设立锦标,开展运动项目的学习、训练和竞赛,学生通过争取奖励和荣誉而健康成才,这是体育教育成效显著的标志。学校竞技体育,既要有精神奖励,也要有资金、物质奖励;既要奖励优秀学生运动员,还要奖励所在学校。学校竞技体育是青少年自愿自觉的业余运动,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课外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国家应该给予奖励和荣誉。家庭、社会和学校都要为青少年竞技体育给予帮助和支持,在全社会形成支持青少年竞技体育的氛围。只有大多数家庭支持学生参加竞技体育,学生自觉自愿参加竞技体育,才能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要树立榜样、追随英雄,形成社会良好风尚,展现一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奥林匹克主义倡导和谐发展的人生哲学。竞技体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身体、精神、道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学校开展竞技体育,同样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一方面提升全民健身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体教融合,要把青少年体育运动队建在学校,让青少年体育进学校、进课堂、进课余生活,开辟青少年体育的新路径。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参与国际体育大循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文明互鉴,合作共赢,逐步改变我国学校体育落后面貌,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努力实现学校体育的现代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球场风云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青少年体育
   第08版:体彩天地
贵州大山里不一样的课外活动课
“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举办
“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启动
亲子骑行 享受春光
积极开辟青少年体育新路径(下)
湖南省授牌体教融合试点校
中国体育报青少年体育07积极开辟青少年体育新路径(下) 2023-03-21 2 2023年03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