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松 林堉帆 戴柏权
“一季度阶段考核中,大队军事体育考核优秀率较去年底提高近6个百分点,”在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训练形势分析会现场,大队长曾康结合前期考核成绩欣喜地说道。据悉,这是该支队开年来创新训练方法带来的变化。
示范引领明方向
“缺乏核心肌群训练,很容易造成训练伤。今天这组基础体能训练,主要练的就是大肌群……”在体能综合训练场,入伍前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的中士黄钊添正为参训人员进行讲解示范。
“树立科学的训练观,是促进战斗力建设、确保训练安全的基础。”支队参谋长彭正忠介绍,针对一些军体骨干训练方法单一、组训方式不够科学的情况,他们遴选“训练专家”充当教员,以“科学安全训练”为主题,采取理论授课与实地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骨干集训,针对训练计划制定、重难点课目组训、训练伤防护等内容开展教学辅导。“每个人的核心力量不同,要根据个人体能水平的高低确定训练时间,注重训练质量而不是时长。”黄钊添边讲解、边示范,现场参训骨干听得十分投入。
集训结束后,二级上士凡伟讲道:“集训内容紧贴实际,使我掌握了不少科学训练方法,为后续开展组训施教打下坚实基础。”
为深化成果转化,机关业务部门把授课视频、教案课件精编汇总,上传至强军网相关专栏,方便官兵巩固学习。据了解,在最近组织的基础体能考核中,该支队多个课目成绩明显提升。
闯关升级强动力
“两征两退”政策实行以来,以往“齐步走”的训练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训练水平多层次分布的新情况。该支队作训参谋张欢介绍,他们在基层探索推行先考后训、闯关升级训练模式,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他们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优进弱补”原则组织考核,将参训人员按每个课目的考核成绩划分为初级组、中级组、优秀组,考核成绩达标即升级,不合格者则开展复训,优秀组人员在训练方式、强度上有更多自主选择权。
警校毕业入伍的列兵姚燚综合素质优异,下队后第一次考核便成功升级优秀组,获准与警士尖子一同进行长跑负重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军人运动会做准备。刚刚晋升上等兵的王魁因体重过大,单杠引体向上始终无法及格,他在课余时间自我加练,力争下次考核顺利升级。
该支队作训科长李彬介绍,闯关升级的训练模式不仅让综合素质较好的官兵有更多精力用于上一层级课目学习训练,也使基础较弱的人员能够尽快补齐短板,提升整体训练水平。
活用骨干提质效
3月上旬,某大队警官体能强化训练全面展开,与以往不同的是,训练场上负责讲授木马三练习动作要领的教练,不是大中队军事干部,而是大队部一级上士舒杨杨。
前不久,该支队在总结军事训练情况时发现,基层单位组织警官集中训练时效率不高,训练水平总在低层次徘徊。“有的警士训练经验丰富,不如请他们当教练员。”会上,一条建议引起与会人员的思考。
“只要有助于提升战斗力,警士完全可以担任警官训练教练员。”该支队党委一班人迅速达成共识。他们查找出警官体能训练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遴选相关课目训练尖子担任教练员,对基层警官进行分类指导教学。组训过程中,警士教练员不仅大胆指出存在的问题短板,还深入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制订补差训练计划。
“没想到,效果这么明显!”在救护组合练习课目训练中,刚从机关参谋调整为指导员的余马显侧身匍匐动作较慢,训练骨干郑德雄结合自身经验,手把手帮助他改进操作方法、突破训练瓶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余马显成绩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