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超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战线团结奋进,坚定不移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新成就、新实践,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加快体育强区建设,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中彰显体育的新担当、新作为。
不断丰富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跃上新台阶
内蒙古自治区立足找准群众的“需”,读懂百姓的“求”,着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全民健身场馆设施、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等供给侧持续发力。一项项脚踏实地的体育惠民举措,让全民健身的步履更加坚实有力,让百姓的运动幸福变得更加可知可感,让全民健身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健康生活的“同路人”越来越多。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的关键一环,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内蒙古统筹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新建改扩建23个体育公园、40个群众滑冰场,推进实施400个“乒乓球进社区”项目。兴安盟在主城区建设15个全民健身驿站,进一步完善城乡15分钟健身圈,拓宽了新的健身休闲空间。
内蒙古自治区支持全区144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覆盖70%以上的旗县(市、区)。随着越来越多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百姓“出门就健身”成为现实,极大地提升了健身爱好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社区运动会、“蒙BA”、“村BA”、草原村排、冰雪那达慕……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内蒙古不断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让赛事活动有“家常味”、互动体验有“五香味”、冰雪活动有“辛辣味”,进一步扩大各族群众的参与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呼和浩特市,万人骑行、徒步、登山、长跑、太极拳“五个一万”全民健身品牌系列活动家喻户晓,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达3000余项次,同比增长50%,辐射带动700万余人次参与其中。
随着健身场馆设施增多、赛事活动日益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也更加暖心。一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相继开展“全民健身‘益’起来 健康你我动起来”“健身指导超市”等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次,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项目、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特点和需要设置活动内容,近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志愿服务,惠及群众达35万余人次,让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狠抓训练备战参赛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竞技体育发展,围绕深化竞技体育改革、优化项目布局、强化梯队建设等方面,打造技术精湛、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优秀运动队,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实力。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运动队共有4072人次参加229场国际国内比赛,获得153枚金牌、160枚银牌、173枚铜牌。内蒙古运动员李倩、杨柳、牛广盛参加巴黎奥运会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1个第四名,创造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赵丹在钢架雪车世界杯中夺冠,李智超携手队友在泛大陆冰壶锦标赛中夺冠,实现了中国队两项赛事冠军“零的突破”。
一个个突破、一次次超越,内蒙古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和竞技成绩含金量不断提升。勇于挺膺担当的内蒙古健儿用顽强拼搏与辛勤奉献,书写着努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生动诗篇。
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仅源于广大体育人的砥砺奋进,更取决于竞技体育改革迈出的坚实步伐。《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改革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引进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实施办法》相继印发,同时制定了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三品”风险防控、兴奋剂违规责任追究等制度。对标奥运会、全运会优化项目布局,重点巩固提升优势项目,加快培育潜优势项目,实施“强基计划”“突围计划”“育苗计划”。与首都体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运动训练科技攻关、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推动曲棍球项目持续健康发展,去年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曲棍球事业发展的意见,牵引带动全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有10个盟市组建曲棍球青少年队,内蒙古自治区男子曲棍球队包揽2024年全国男子曲棍球冠军杯赛、锦标赛、联赛冠军。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在呼伦贝尔市莫旗成功举办,7名内蒙古自治区运动员入选的中国队夺得亚军。
持续深化体教融合
青少年体育迸发新活力
以深化体教融合为主线,内蒙古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等重要任务,巩固和拓展学校、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等阵地。加强体校建设,推动12个盟市级体校拳击、柔道、摔跤等项目与初中、高中合作共建,形成75个“一条龙”培养模式链条。推动攀岩、棒垒球、旱地冰壶、软式曲棍球等新兴体育项目走进150多所学校,18万名儿童青少年快乐体验多彩体育运动。
随着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内蒙古充分发挥体育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功能,为10万人次青少年开展体质健康检测。组织179名体育类本科生、研究生深入73所中小学、体校,开展为期180天的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爱上体育,收获体育活动带来的健康与愉悦,养成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赛事活动面向更加广泛的青少年群体,举办自治区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选拔女子排球队、男子足球队和男子篮球队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决赛。举办“蒙动宝贝”“蒙动少年”“奔跑吧·少年”等“线上+线下”主题赛事活动2000余场次,惠及200余万青少年。构建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青少年竞赛体系,364场青少年锦标赛、校际联赛、俱乐部联赛、幼儿趣味赛如火如荼,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搭建了展示自我、切磋交流的舞台。
着力促进体育消费和冰雪消费
激活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内蒙古着眼为体育促进消费市场增速提供政策保障,出台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若干措施、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大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体育消费场景。
推进市场化运作,积极打造马术、冰雪等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精品体育赛事。内蒙古草原休闲体育大会、蒙古马超级联赛、越野e族英雄会、包头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活动促进体育与商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新引擎。
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经济,圆满举办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在冰雪季期间推出338项冰雪赛事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助力“冷资源”释放“热消费”。
持续推进责任彩票建设,全区体育彩票销售达79.29亿元,同比增长12.49%。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购彩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
路在脚下,起而行之;行而不辍,干字当头。内蒙古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牵引,以“闯新路、进中游”为目标,强化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抢抓时代发展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铆足干劲真抓实干,努力在推动内蒙古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步,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体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