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5:全民健身
“乒乒乓乓”最动人

  本报记者  冯蕾文/图

  在浙江衢州江山市的凤林镇白沙村,“一张木制乒乓球桌”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这张已经44岁的乒乓球桌,见证了白沙村从贫穷落后到体育兴村的华丽转身,也承载了无数村民对健康和快乐的追求。

  日前,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了200余名各地老年体育宣传骨干工作者走进白沙村,开展基层采风活动。他们被这张乒乓球桌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给这个小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

  据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40余年前,地处偏远的白沙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们的休闲活动十分匮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干部们商议后决定动手做一张木制乒乓球桌,以丰富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这张由村民们亲手制作的乒乓球桌,很快成为村民的抢手物。自从有了它,打球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村民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这张乒乓球桌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还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友谊。许多村民都是在这张桌子上学会了打乒乓球,也在这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它见证了白沙村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变化,成为村民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2002年,白沙村因水利工程搬迁至新村。面对即将离开那张陪伴了他们多年的乒乓球桌,村民们心中充满了不舍,他们将这张乒乓球桌悉心包裹起来,运至新村继续使用。这一举动体现了村民们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在新村,大伙儿集资新建了文化体育中心,添置了健身器材和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全民健身的氛围在白沙村日益浓厚,乒乓球桌也成为文化体育中心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便会聚集在这里打乒乓球、锻炼身体、交流感情。

  “作为一位打了近60年乒乓球的老年爱好者,我对乒乓球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看到白沙村乒乓球的故事,我内心涌动着深深的感动。白沙村将一张小小的木制乒乓球台,变成了促进村民健康、丰富业余生活的桥梁,这让我看到了乒乓球运动在基层的无限活力和潜力。”来自杭州拱墅区老体协的体育宣传工作者潘国峰说。

  潘国峰从6岁起便开始接触乒乓球运动,至今已打了近60年,对乒乓球有着深厚的感情。此次活动期间,潘国峰也不忘组织乒乓球活动。他提前在微信活动群里召集球友,大家利用晚上业余时间聚在附近的江山全民健身中心一起打球、交流,共同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

  他笑呵呵地说:“每天打乒乓球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不打,晚上就会睡不好觉。以球会友,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来自杭州萧山乒乓球协会的老年体育工作者瞿斐建也对白沙村的故事高度赞赏。他看到白沙村通过一张木制乒乓球台发展到如今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健身项目丰富多彩的景象,仿佛看到了从星星之火到逐渐燎原的壮丽画卷。

  瞿斐建从11岁开始打乒乓球至今已有56年的球龄,对乒乓球运动情有独钟。他介绍说:“在萧山,从县区域到乡镇街道到社区,乒乓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到处都可以听到乒乓球的击打声,看到大家挥拍打球的身影。”

  白沙村的故事让他深受启发,他表示,未来要不断发展国球运动,提高乒乓球的运动水平,并狠抓宣传工作,将“体育+旅游+文化”贯彻到整个体育宣传工作当中,通过乒乓球运动助推全民健身。

  白沙村的故事不仅是一张乒乓球桌的传奇,也是体育运动改变乡村面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生动写照。它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全民健身
   第06版:棋牌世界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体彩天地
银龄体育
以体育之名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乒乒乓乓”最动人
多元传播,奏响老年体育开年乐章
中国体育报全民健身05“乒乒乓乓”最动人 2025-03-24 2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