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 娟
“大手牵小手,一起来打球!”这句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口号正在陕西各地的篮球场上回响。专为家庭设计的“家庭亲子组”三人篮球联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家庭踊跃参与。
起初听到这一赛事的名称和口号,我不禁心生好奇:爸爸、妈妈、孩子三人齐上阵,场上的年龄差、身高差这么大,这项以家庭为单位的三人篮球赛怎么打?
其实,这项赛事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其独特的参赛模式和规则设计。爸爸、妈妈、孩子三人齐上阵,尽管场上的年龄差、身高差显而易见,但特殊的比赛规则巧妙地化解了这些差异。爸爸们相互攻守,妈妈们分别对位,而孩子们则在赛场上自由奔跑,享受着篮球带来的快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投篮命中得分翻倍的规则,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纷纷争当主角。
参赛家庭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享受一家三口的团结协作和一起运动的快乐,观众纷纷驻足围观。我还注意到,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大家对胜负成绩的关注度并不高,更在意的是在运动中享受快乐,通过亲身参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因此,无论胜负,笑意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特别打动人。
这让作为母亲的我不免“反思”:我为儿子报名参加了多个体能班、兴趣班,希望他能在运动中学习技能、健康成长。然而,节假日带他去游玩时,我却常常和其他家长一样,坐在一旁玩手机,忽略了与孩子一起参与运动的重要性。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不仅难以让孩子真正信服,也不容易达到期望的教育效果。
“家庭亲子组”三人篮球联赛的成功举办,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它告诉我们,作为父母,不能仅仅依靠“指挥棒”,让孩子按照大人指定的计划去学习项目、参与运动,更好的方式是拿起“接力棒”,通过共同参与、并肩作战的方式,带领孩子一起跑跑步、打打球。
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运动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当父母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参与到运动中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了榜样。这种身体力行的教育方式,远比单纯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大手牵小手,一起来打球!”现在想来,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像是行动的号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运动连接家庭,用汗水浇灌亲情,让家庭运动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家庭运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家庭更加和谐、幸福。让我们一起在运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与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