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萌
国庆中秋将至,体育赛事成为激活假日经济的金钥匙。从北京“双奥之城”的双赛联动,到成都网坛盛宴的票根经济;从重庆“渝超”足球联赛的火热对决,到海南“奔跑吧·少年”赛事的活力绽放……各地以赛事为核心,创新消费场景,整合文体旅资源,将体育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假日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北京在国庆期间迎来两大国际顶级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中国大满贯。两大赛事同城竞技,催生出“赛事+商圈”的创新消费模式。北京创新推出“国球进商圈”活动,北京乒乓球队专业选手走进四大万达商圈,与青少年选手切磋球技,上演表演赛,让体育活力融入城市烟火。
与此同时,北京全市联动打出促消费组合拳:发放消费券、打造特色场景、推出千余项文体旅活动。石景山区率先发力,凭赛事票根可在喜隆多等商圈享受200余家商户优惠;10月5日至6日到通州区大运河畔,可以观看赛艇及皮划艇等水上赛事;海淀区则玩转“科技+文化”,华熙LIVE·五棵松推出中网嘉年华,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
成都世运会余韵未散,“金九银十”赛事季持续火热。成都公开赛ATP250、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世界体育舞蹈大赛、亚冠精英联赛等国际国内赛事接踵而至,将观赛热延续至国庆中秋假期。其中,成都公开赛创新推出“票根经济”,观众凭比赛门票可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子等成都多家景点的场馆、餐厅、酒店享受折扣优惠。国庆中秋假期,成都还将联动景区、商圈、酒店推出文体旅消费产品,发放餐饮消费券,实现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双节期间,山城重庆有望掀起新的体育消费热潮。全市将举办超50场区县级以上赛事,其中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渝超”)成为焦点。长假期间,“渝超”将在万州、涪陵等多个区县展开11场对决,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足球盛宴。赛事火爆还将带动“渝超+”经济升温。
湖北将举办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中国好车手(武汉站)暨2025年武汉体育金秋消费季赛车嘉年华;海南9个市县将举办12场“奔跑吧·少年”赛事,涵盖击剑、游泳等9个项目,联动景区、商圈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国庆中秋假期,体育消费热潮在全国各地涌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正成为新风尚。
政策层面,体育总局发布“2025年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持续实施“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不同角度对促进体育消费作出部署。在政策引领与市场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跟着赛事去旅行”已从概念变为现实,体育消费正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刚需,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